摘要: 五结 ﹝出阿毗达磨集论﹞ 结即系缚之义。谓众生因烦恼妄惑造诸恶业,而为众苦系缚,流转三界,不能出离,故云结也。(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一、贪结],谓众生贪着三界生死之法,广行不善,由此能招未来苦果,不得解脱,是名贪结。 [二、恚结],谓众生心有恼害,广行不善,由此能招未来苦果,[阅读全文:]
摘要: 五德──瞻病五德 ﹝出四分律﹞ 僧祇律云:有比丘久病,佛因见之,躬与阿难为其洗身及衣,又为说法。问云:汝曾看病否?答:不曾。佛言:汝既不看,谁当看汝。佛乃制戒,自今以后,令诸弟子应看病比丘。若欲供养我,应供养病人。故说瞻病有五德也。(梵语阿难,华言庆喜。) [一、知病人可食不可食],谓供给病人[阅读全文:]
摘要: 五悭 ﹝出成实论﹞ [一、住处悭],谓有众生,心作是念:于此之处唯独我住,不容余人,是名住处悭。 [二、家悭],谓有众生,心作是念:独我出入此家,不容余人;设有余人,我当于中为胜,是名家悭。 [三、施悭],谓有众生,心作是念:我于此中,独得布施,勿与余人;设有余人,勿令过我,是名施悭。(过我[阅读全文:]
摘要: 五见 ﹝出涅槃经﹞ [一、身见],谓于五阴中妄计有身,强立主宰,恒起我见,执我、我所,是名身见。(五阴者,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也。执我、我所者,计执一阴为我,余四阴为我所也。) [二、边见],谓计我身或断,或常,执断非常,执常非断;但执一边,是名边见。 [三、邪见],谓邪心取理,颠倒[阅读全文:]
摘要: 五善根──孝顺五善根 ﹝不孝反此﹞ [一、少病],少病者,谓诸众生若能孝养敬顺父母,则感病苦不侵,身得安乐也。 [二、端正],端正者,谓诸众生,若能孝养敬顺父母,则感颜貌端正,无诸陋劣也。 [三、有大威势],有大威势者,谓诸众生,若能孝养敬顺父母,则感势力增胜,威德盛大也。 [四、生上种族[阅读全文:]
摘要: 五盖 ﹝出法界次第﹞ 盖即盖覆之义。谓诸众生,由此贪等五惑,盖覆心识,而于正道不能明了,沉滞三界,不能出离也。(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一、贪欲盖],贪欲者,引取无厌曰贪,希须乐慕为欲。谓诸众生贪爱世间男女色声香味触法,及财宝等物,无有厌足,以此贪欲盖覆心识,禅定、善法不能发生,沉[阅读全文:]
摘要: 五篇配五刑 ﹝出翻译名义﹞ [一、波罗夷配死],梵语波罗夷,华言极恶。此即根本极恶之戒也。谓修行之人,若犯此戒,道果无分,死堕地狱。四分律云:譬如断人头,不可复生;若犯此法,不复成比丘。以由此罪极重,故以死配之。 [二、僧残配流],毗尼母云:僧残者,如人为他所斫,残有咽喉,故名为残。盖言人若犯[阅读全文:]
摘要: 五利──慈有五利 ﹝出檀持罗经﹞ 慈即爱念一切众生之心也。 [一、刀不伤],谓由慈心愍诸物,故无害他念,即刀不能伤也。 [二、毒不害],谓由慈心起饶益念,奉行众善,利济群生,即一切恶毒不能害也。 [三、火不烧],谓由慈心,内无热恼,外得清凉,即火不能烧也。 [四、水不没],谓由慈心,内无[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