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三智 ﹝出观音玄义﹞ [一、一切智],谓于一切内法、内名,能知能解;一切外法、外名,亦能知能解,是名一切智,即声闻、缘觉之智也。(内法、内名者,谓理内所诠法相,及能诠名字,盖佛教依理而说,故名理内也。外法、外名者,即理外所诠法相,及能诠名字,盖外道等违理横计,故名理外也。) [二、道种智],谓[阅读全文:]
摘要: 三三昧 ﹝出法界次第﹞ 梵语三昧,华言正定,亦云正心行处。谓众生之心,从无始已来,常不正直,得是三昧,心行正直,故名三昧。 [一、有觉有观三昧],谓初心在禅曰觉,细心分别禅味曰观。以空、无相、无作相应心入于初禅,则一切觉、观皆悉正直,故名有觉有观三昧。(空、无相、无作,即三解脱门也。) [二[阅读全文:]
摘要: 三慧 ﹝出成实论﹞ [一、闻慧],闻慧者,由于听闻而生智慧也。谓从经论中闻,或从善知识处闻,以因闻故,能生无漏圣慧也。 [二、思慧],思慧者,由于思惟而生智慧也。谓若能思惟经论中及善知识处所闻法义,皆能生于无漏圣慧也。 [三、修慧],修慧者,由于修习而生智慧也。谓既已闻法,思惟义趣,即当随顺[阅读全文:]
摘要: 三三昧 ﹝出成实论﹞ [一、分修三昧],谓定、慧二分,随修一分也。或修定不修慧,或修慧不修定,是名分修三昧。(梵语三昧,华言调直定,亦名正定、正受。) [二、共修三昧],谓修定亦兼修慧,修慧亦兼修定,是名共修三昧。 [三、圣正三昧],自初果须陀洹已去,圣位所修,名为圣正。谓以定修心,因慧能破[阅读全文:]
摘要: 三障──修定三障 ﹝出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 [一、沉昏闇蔽障],谓行人修定之时,沉昏瞪瞢,无所别知,由是障诸禅定,不得开发,名为沉昏闇蔽障。 [二、恶念思惟障],谓行人修定之时,虽不沉昏,而恶念忽起,欲毁禁戒,作诸不善等事,因是障诸禅定,不得开发,是为恶念思惟障。 [三、境界逼迫障],谓行人[阅读全文:]
摘要: 三归依 ﹝出法界次第﹞ 谓如来初成正觉,因为提谓长者开受三归之戒,翻邪归正,以为入道根本。是故三乘行者,修因证果,皆以此为道也。华严经疏云:三宝吉祥,最胜良缘,有归依者,能办大事,生诸善根,离生死苦,得涅槃乐,是名三归依。(三乘者,菩萨乘、缘觉乘、声闻乘也。) [一、归依佛],梵语佛陀,华言觉[阅读全文:]
摘要: 三学 ﹝出翻译名义﹞ 如来立教,其法有三:一曰戒律,二曰禅定,三曰智慧。然非戒无以生定,非定无以生慧,三法相资,一不可缺。而皆称为学者,学犹饰也,器不饰则无以成美观,人不学则无以成圣德,故依此而修者,必证圣果也。 [一、戒学],戒者,禁戒也。谓能防止身口意所作之恶业,故名戒学。 [二、定学][阅读全文:]
摘要: 三法印 ﹝出法华玄义﹞ 释论云:诸小乘经,若有无常、无我、涅槃三印,印定其说,即是佛说;若无此三法印印之,即是魔说。如世公文,得印可信,故名三法印。(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一、无常印],谓世间生死及一切法,皆是无常。众生不了,于无常法中执为常想,是故佛说无常,破其执常之倒,是名无常印。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