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十一事──师子吼喻十一事 ﹝出涅槃经﹞ 如来说法,每以师子吼为喻者,盖表如来于大众中,无畏而说,有此十一事也。 [一、破坏诈师子],谓如来无畏宣说正法,则彼邪魔外道之说,自然摧破。犹真师子王震吼,则彼诈作师子者,自失声矣。 [二、试自身力],谓如来无畏说法,以示如实智用,通达一切,了了分明,[阅读全文:]
摘要: 十二头阤行 ﹝出十二头阤经﹞ 梵语头阤,华言抖擞。谓能抖擞烦恼之尘垢也。盖比丘当离愦闹,不乐饰好,心绝贪求,无诸憍慢,清净自活,以求无上正真之道,故有十二种之行焉。(梵语比丘,华言乞士。) [一、住阿兰若处],梵语阿兰若,华言寂静处。谓比丘当住于空闲寂静之处,身离愦闹,心离欲尘,永绝攀缘,求无[阅读全文:]
摘要: 十习因 ﹝出楞严经﹞ [一、媱习因],习即数习之义。媱习因者,谓媱习交接,研磨不休,故有火光于中发动,二习交然,故有铁床铜柱八热地狱之报也。(八热者,想狱、黑绳狱、堆压狱、叫唤狱、大叫唤狱、烧炙狱、大烧炙狱、无间狱也。) [二、贪习因],贪习因者,谓贪习之心,往来计算,发于相吸,吸揽不止,则感[阅读全文:]
摘要: 十一事──月有十一事喻如来 ﹝出大涅槃经﹞ [一、能破暗],谓月盛满之时,清光普照,能使一切大地,悉皆明朗。犹如来种种说法,能破一切众生无明大闇也。 [二、令见道非道],谓月盛满之时,普照大地,凡是路非路,令诸众生,悉皆明见。犹如来说法开示,正道邪道,人悉分别而知其可行不可行也。 [三、令见[阅读全文:]
摘要: 十二入 ﹝出法界次第﹞ 入即涉入之义。谓六根、六尘互相涉入,故名十二入也。(六根者,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也。六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也。) [一、眼入],谓眼根对色,即能见色,是名眼入。 [二、耳入],谓耳根对声,即能闻声,是名耳入。 [三、鼻入],谓鼻根对[阅读全文:]
摘要: 十一持──佛十一持 ﹝出华严经并华严经疏﹞ [一、佛持],谓如来色相之身,住持世间,能令众生佛种不断,是名佛持。 [二、法持],谓如来法性之法,住持世间,能令众生法种不断,是名法持。 [三、僧持],谓如来应化菩萨圣僧,住持世间,能令众生僧种不断,是名僧持。(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阅读全文:]
摘要: 十恶 ﹝出法界次第﹞ 恶即乖理之行。谓众生触境颠倒,纵此惑情,于身口意,动与理乖,成此十恶也。 [一、杀生],杀生者,谓自杀,亦教人杀,断害一切众生之物命也。 [二、偷盗],偷盗者,谓窃取他人一切财物也。 [三、邪淫],邪淫者,谓非己妻妾,而行欲事也。 [四、妄语],妄语者,谓好造虚言诳[阅读全文:]
摘要: 十二分经 ﹝亦名十二部经,出大智度论﹞ [一、修多罗],梵语修多罗,华言契经。契者,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经者,法也,常也。十界同遵曰法,三世不易曰常,此圣教之总名也。又修多罗即是长行直说法相,随其义理长短,不以字数为拘也。(十界者,佛界、菩萨界、缘觉界、声闻界、天界、人界、修罗界、饿鬼界[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