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二种无碍 ﹝出华严经疏﹞ [一、智慧于境无碍],境即法界之理也。谓菩萨以平等智,证于法界之理,理事融通,无有障碍,故名智慧于境无碍。 [二、神通作用无碍],谓菩萨由内心证于法界之理,故能以种种神通,应现十方世界,随机化度,皆无障碍,故名神通作用无碍。[阅读全文:]
摘要: 二羯磨 ﹝出毗尼母论﹞ [一、永摈羯磨],梵语羯磨,华言作法。谓佛在世时,若比丘犯罪,不自见过,其性刚强,永无改悔。即作法白众,随即摈黜。尽此一身,不复再同僧事;是名永摈羯磨。 [二、调伏羯磨],谓比丘犯法,未曾忏悔,凡饮食坐起语言一切僧事,皆不得与众共。而使其心调停折伏,自能知过改悔,求僧忏[阅读全文:]
摘要: 二种无量 ﹝出大智度论﹞ [一、实无量],谓涅槃佛性之理,譬如虚空,实无限量,一切菩萨不能量度,故名实无量。 [二、不知为无量],谓如须弥山、大海之水,唯诸佛菩萨能知斤两、滴数多少,诸天、世人智力浅劣,所不能知,故名不知为无量。(梵语须弥,华言妙高。)[阅读全文:]
摘要: 二羯磨 ﹝出四分律﹞ 梵语羯磨,华言作法,谓比丘有罪,各共面对,秉法自首其罪也。 [一、治罪羯磨],谓比丘有犯戒者,大众作法治定其罪,是名治罪羯磨也。 [二、成善羯磨],谓比丘有犯戒罪,许容对众首露,其罪得灭,成就善根,是名成善羯磨也。[阅读全文:]
摘要: 二转依 ﹝出楞严经义海﹞ [一、转烦恼依菩提],烦恼者,昏烦之法,恼乱心神,即一切众生无明妄惑也。梵语菩提,华言道,即一切诸佛所悟所证之道也。然菩提、烦恼,其性是一,但由迷悟,不分而分。众生迷故,即转菩提而为烦恼;诸佛悟故,即转烦恼而为菩提。若能了达烦恼即是菩提,念念修习,是名转烦恼依菩提也。 [阅读全文:]
摘要: 二诠 ﹝出宗镜录﹞ [一、遮诠],遮即止其所非,诠即能诠名字。谓如诸经所说真如妙性,每云不生不灭、不垢不净、无因无果、无相无为、非凡非圣、非性非相等,皆是遣非荡迹,绝相祛情,是名遮诠。(祛音驱,逐也,除也。) [二、表诠],表即显其所是。谓如诸经所说知见觉照,灵鉴光明,朗朗昭昭,堂堂寂寂等,是[阅读全文:]
摘要: 二种际 ﹝出华严经疏并演义钞﹞ 际即际畔。谓生死涅槃体性是一,本无际畔。不异而异,遂有生死、涅槃二际之分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一、涅槃际],涅槃际者,若以生死染缘,就涅槃实理而言,生死即涅槃,了无虚妄之可分别。无际之际,是名涅槃际。中论云:涅槃之实际,及与生死际,无毫厘差别。是也。 [阅读全文:]
摘要: 二种入 ﹝出金刚三昧经﹞ [一、理入],谓众生深信本有真性,不一不异,不有不无,无己无他,凡圣不二,寂静无为,无有分别,因此深信能入于理,是名理入。 [二、行入],行即依理起修之行,谓行此行时,心不倾倚,无念无求,安住不动,犹如大地;因行入理,是名行入。[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