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六种论 ﹝出瑜伽师地论﹞ 谓决择是非议论得失,故名为论。 [一、言论],谓以一切言说,决择是非,辩论得失,故名言论。 [二、尚论],尚,高也,尊也。谓世间一切事理,随所尊尚,随所应闻,决择是非,辩论得失,故名尚论。 [三、诤论],诤,止也。谓以言论互止其失也。或因诸欲更相侵夺而起,或因身口[阅读全文:]
摘要: 六根功德 ﹝出首楞严经﹞ 六根功德者,六根所具之功德也。而此功德,虽具于六根之内,而涉乎世界而成。故有一千二百之数量,所谓世为迁流,界为方位,三世四方,宛转十二,流变三叠,一十百千是也。(三世者,过去、现在、未来也。四方者,东西南北也。宛转十二者,以四方涉三世,三世涉四方,而成十二也。流变三叠,[阅读全文:]
摘要: 六缘──舍由六缘 ﹝旧名舍心由六,出俱舍论﹞ [一、由受心断坏故舍],谓心先受一切恶法,今或得戒得定,作是念言,我从今时,弃先所受,是名由受心断坏故舍。 [二、由势力断坏故舍],谓由净信力故,烦恼势力自然断坏,如弓放箭,势力尽时便止,是名由势力断坏故舍。 [三、由作业断坏故舍],谓如所受恶法[阅读全文:]
摘要: 六根 ﹝出首楞严经﹞ 根,即能生之义。谓六根能生六识,故名六根。 [一、眼根],谓眼能于色境尽见诸色。瑜伽论云:能观众色。是也。 [二、耳根],谓耳能听闻众声。瑜伽论云:数由此故,声至能闻。是也。 [三、鼻根],谓鼻能嗅闻香气。瑜伽论云:数由此故,能嗅于香。是也。 [四、舌根],谓舌能尝[阅读全文:]
摘要: 六种梦 ﹝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一、正梦],正梦者,谓内心无所感动,而自形于梦也。 [二、噩梦],噩梦者,谓因内心有所惊愕,而形于梦也。(噩韵会作愕。) [三、思梦],思梦者,谓因内心有所思惟,而形于梦也。 [四、寤梦],寤梦者,谓因昼有所见,夜则形于梦也。 [五、喜梦],喜梦者,谓因[阅读全文:]
摘要: 六种动相 ﹝出大乘同性经并大智度论﹞ 相即涌没之相。涌谓涌起,没谓隐没也。以东西南北中边互而言之,故有六种焉。亦名六种震动。 [一、东涌],谓于世界东方而涌也。 [二、西没],谓于世界西方而没也。 [三、南涌],谓于世界南方而涌也。 [四、北没],谓于世界北方而没也。 [五、中涌],谓[阅读全文:]
摘要: 六种力 ﹝出增一阿含经﹞ [一、小儿啼为力],谓小儿欲有所求,不能言语,唯事啼哭,故名小儿啼为力。 [二、女人嗔为力],谓女人柔弱,有所争说,必依嗔恚而起,故名女人嗔为力。 [三、沙门忍为力],梵语沙门,华言勤息。谓沙门常以忍辱为心,而能御诸恶境,无所嗔恚,故名沙门忍为力。 [四、国王憍慢[阅读全文:]
摘要: 六种震动 ﹝出华严经疏﹞ 六种震动者,动、起、涌三种,是形;震、吼、击三种,是声。于形声中,各举一种,故言震动。六种中复各有三相,遂成十八种震动之相也。 [一、动],动者,摇扬不安之谓。动有三相:一方独动名动,四方俱动名遍动,八方齐动名普遍动。 [二、起],起者,自下渐高之谓。起有三相:一方[阅读全文:]
摘要: 六尘 ﹝出涅槃经﹞ 尘,即染污之义。谓能染污情识,而使真性不能显发,涅槃经中称此六尘,名六大贼,以能劫夺一切善法故也。 [一、色尘],谓青黄赤白之色,及男女形貌色等,是名色尘。 [二、声尘],谓丝竹环佩之声,及男女歌咏声等,是名声尘。 [三、香尘],谓旃檀沉水饮食之香,及男女身分所有香等,[阅读全文:]
摘要: 六句──依正无碍六句 ﹝出华严经疏﹞ 依谓依报,即世间国土也。为身所依,故名依报。正谓正报,即五阴身也。正由业力感报此身,故名正报。既有能依之身,即有所依之土,故国土亦名报也。六道众生,因有漏业,而感生死之身,即依秽恶国土而住;诸佛菩萨,因无漏清净业,而感法性之身,即依清净国土而住,今云依正无碍[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