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百科>> 百科分类 >> 三藏法数

该分类下有8686个词条 创建该分类下的词条 "三藏法数" 分类下的词条

十义──海印三昧有十义
编辑:0次 | 浏览:486次 词条创建者:佛商网     创建时间:12-31 15:23
标签: 十义──海印三昧有十义

摘要: 十义──海印三昧有十义  ﹝出宗镜录﹞  海印是喻。梵语三昧,华言正定。从喻立称,故名海印三昧。谓大海澄渟,湛然不动,万象皆现,如印印物。如来智海,清净湛然,一切众生心念根欲,悉在如来三昧智中,犹海现像也。  [一、无心能现],谓如来三昧法性平等,离诸名相,不加功用,而能显现一切诸相,是名无心能现。[阅读全文:]

十种不思议法
编辑:0次 | 浏览:336次 词条创建者:佛商网     创建时间:12-31 15:23
标签: 十种不思议法

摘要: 十种不思议法  ﹝出菩萨藏正法经﹞  思即心思,议即口议。谓十种法皆不可心思口议也。  [一、最胜身相不思议],谓如来身相,最胜清净,积集无量福智,严具一切胜妙功德,如大圆镜,现众色像,如虚空界,普摄一切,令诸众生,超越分别,离诸疑悔,信解清净,发希有想,故名最胜身相不思议。  [二、妙好音声不思议[阅读全文:]

十法界
编辑:0次 | 浏览:586次 词条创建者:佛商网     创建时间:12-31 15:23
标签: 十法界

摘要: 十法界  ﹝出佛祖统纪﹞  法界者,诸佛众生之本体也。然四圣六凡,感报界分不同,故有十法界焉。(四圣者,佛、菩萨、缘觉、声闻也。六凡者,天、人、阿修罗、饿鬼、畜生、地狱也。)  [一、佛法界],佛,梵语具云佛陀,华言觉。觉具三义:一者自觉,谓悟性真常,了惑虚妄;二者觉他,谓运无缘慈,度有情众;三者觉[阅读全文:]

十种忍
编辑:0次 | 浏览:408次 词条创建者:佛商网     创建时间:12-31 15:23
标签: 十种忍

摘要: 十种忍  ﹝出华严指掌﹞  忍,即安忍,亦忍可也。谓菩萨既断无明之惑,证无生理,了达诸法本来寂灭,是故见色闻声,如幻如化,不起妄念而分别也。然此忍体虽一,而随事立名则有十种也。  [一、音声忍],音声忍者,谓闻佛深教,即能晓了,忍可而不惊怖也。  [二、顺忍],顺忍者,谓于理于事,悉能随顺,谛审忍可[阅读全文:]

十义──水喻真心有十义
编辑:0次 | 浏览:297次 词条创建者:佛商网     创建时间:12-31 15:23
标签: 十义──水喻真心有十义

摘要: 十义──水喻真心有十义  ﹝出宗镜录﹞  [一、水体澄清],谓众生真如之心,自性清净,圆湛明彻,本来无染,犹水之澄清也。  [二、得泥成浊],谓众生真如之心,性虽清净,而为无明之所染污,觉成不觉,犹水本清净,得泥成浊也。(无明者,无所明了也。)  [三、虽浊不失净性],谓众生真如之心,虽为无明所染,[阅读全文:]

十种行观一切法
编辑:0次 | 浏览:329次 词条创建者:佛商网     创建时间:12-31 15:23
标签: 十种行观一切法

摘要: 十种行观一切法  ﹝出华严经﹞  谓华严经十住品内,第三修行住中,令此位菩萨,以十种行,观一切法也。(十住者,发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贵住、方便具足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法王子住、灌顶住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一、观一切法无常],谓此菩萨,但观一切诸法,念念不停,刹那[阅读全文:]

十种修三昧法
编辑:0次 | 浏览:378次 词条创建者:佛商网     创建时间:12-31 15:23
标签: 十种修三昧法

摘要: 十种修三昧法  ﹝出大集贤护经﹞  [一、摧折我慢],我即我见,慢即憍慢。谓修行之人,当先摧灭我慢之心,而于佛法僧三宝及一切众生之前,皆起恭敬也。  [二、知恩念报],谓修行之人,当知天地盖载、国王水土、父母养育、师长训诲,皆有恩德,于一切时念念不忘,以报其恩也。  [三、心无嫉妒],谓修行之人,摄[阅读全文:]

十普门
编辑:0次 | 浏览:1044次 词条创建者:佛商网     创建时间:12-31 15:23
标签: 十普门

摘要: 十普门  ﹝出观音玄义﹞  普,遍也。门,即能通之义。谓菩萨以圆融中道,妙观通入,常住实际理地。故立此十门也。  [一、慈悲普],慈能与乐,悲能拔苦。盖菩萨即于一念之中,遍观十界善恶苦乐,而起慈悲与拔之想。普令众生离一切苦,得一切乐,故名慈悲普。(十界者,佛界、菩萨界、缘觉界、声闻界、天界、人界、修[阅读全文:]

十缘──教起十缘
编辑:0次 | 浏览:391次 词条创建者:佛商网     创建时间:12-31 15:23
标签: 十缘──教起十缘

摘要: 十缘──教起十缘  ﹝出华严经疏﹞  [一、依时],时即说经时分也。谓如来心冥至道,则混一古今。一念与多劫圆融,本无时分可限。今以无时之时,略显十时,恒演此经。经云:诸佛得菩提,实不计于日。是也。(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十时者,一念时、尽七日时、遍三际时、摄同类劫时、收异类劫时、以念摄劫时[阅读全文:]

十遍处定
编辑:0次 | 浏览:1102次 词条创建者:佛商网     创建时间:12-31 15:23
标签: 十遍处定

摘要: 十遍处定  ﹝出法界次第﹞  智度论云:八背舍为初门,八胜处为中行,遍一切处为成就。谓三种观具足,禅体始得成就。此定谓之遍一切处者,从所观境遍满得名也。(八背舍者,一内有色相外观色、二内无色相外观色、三净背舍身作证、四虚空处背舍、五识处背舍、六无所有处背舍、七非有想非无想处背舍、八灭受想背舍也。八胜[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