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六十四种梵音──佛六十四种梵音 ﹝出不思议秘密大乘经﹞ 佛告寂慧菩萨言:如来非于唇齿舌喉及其面门,出诸音声。当知如来音声,从虚空出,具有六十四种殊妙之相。 [一、流泽声],谓如来音声,流演润泽也。 [二、柔软声],谓如来音声,温柔和软也。 [三、悦意声],谓如来音声,欢悦一切众生意也。 [阅读全文:]
摘要: 三十一色 ﹝出翻译名义﹞ 三十一色者:谓青、黄、赤、白、光、影、明、闇、烟、云、尘、雾、空,此十三种,名为显色,以其显现为色故也;长、短、方、圆、粗、细、高、下、正与不正,此十种,名为形色,以其形量为色故也;取、舍、屈、伸、行、住、坐、卧,此八种,名为表色,以其表彰为色故也。[阅读全文:]
摘要: 千二百五十人 ﹝出因果经﹞ 谓耶舍长者子,朋党五十人。优楼频螺迦叶,师徒五百人。那提迦叶,师徒二百五十人。伽耶迦叶,师徒二百五十人。舍利弗,师徒一百人。大目犍连,师徒一百人。此千二百五十人,并先事外道,勤苦累劫而无所证,承佛化导,即得证果,于是感佛之恩,一一法会,常随不舍。故诸经首,列众皆云千二[阅读全文:]
摘要: 七十五法──小乘七十五法 ﹝出圆觉经疏钞﹞ 小乘七十五法,摄为五类。谓色法十有一,心法一,心所有法四十有六,不相应行法十有四,无为法三也。 [色法十一],色即质碍之义。谓眼耳鼻舌身五根,色声香味触五境,及法处所摄一分,此十一种,皆有色相可见可对,故总名为色法。(法处,即意识所取之境。具有四分:[阅读全文:]
摘要: 二十八天 ﹝出天台四教仪﹞ [一、欲界六天],一、四天王天,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二、忉利天,梵语忉利,华言三十三。往世三十三人,同修胜业,同生此天。三、须夜摩天,梵语须夜摩,华言善时分。谓此天时时唱快乐,故又云受五欲境,知时分故。四、兜率陀天,梵语兜率陀,华言[阅读全文:]
摘要: 百八烦恼 ﹝出天台四教仪集注﹞ 昏烦之法,恼乱心神,故名烦恼。谓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对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各有好、恶、平三种不同,则成十八烦恼。又六根对六尘,好、恶、平三种,起苦受、乐受、不若不乐受、复成十八烦恼,共成三十六种。更约过去、未来、现在三世,各有三十六种,总成一百八烦恼也。(好、恶、平三[阅读全文:]
摘要: 二十八宿 ﹝出法苑珠林﹞ 大集经云:佛告娑婆世界主大梵天王等言:过去天仙,云何布置诸宿曜辰,摄护国土,养育众生?大梵天王等白佛言:过去天仙,分布安置诸宿曜辰,于四方中各有所主,如云角宿,主于众鸟;亢宿,主于出家求圣道等。尔时佛告梵王等言:我亦使诸曜星辰,摄护国土,养育众生。汝等宣告,令彼得知。如[阅读全文:]
摘要: 六十二见 ﹝出大涅槃经﹞ 谓外道之人,于色受想行识五阴法中,每一阴起四种见,则成二十见。约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论之,成六十见。此六十见,以断、常二见,而为根本,则总成六十二见也。(四种见者,谓于五阴中,如计色大我小,我在色中,为一见。我即神我,谓识神也。又计我大色小,色在我中,为二见。又计离色是[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