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二戒──邪正二戒 ﹝出天台四教仪集注﹞ [一、邪戒],谓外道之人,执邪为道,非因计因,自计前世因从鸡中来,便即独立,行于苦行,或计因从狗中来,便即啖食粪秽,行于苦行,是名邪戒。 [二、正戒],谓佛未出世时,轮王亦教人行于不杀、不盗等十善,即此十善戒法,是名正戒。(十善者,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阅读全文:]
摘要: 二种法施 ﹝出般若经﹞ [一、世间法施],谓菩萨虽为诸有情宣说、开示五神通等一切诸法,然未能出离世间,故名世间法施。(五神通者,一足不履地、二知人心命、三回眼千里、四呼名即至、五石壁无碍也。) [二、出世间法施],谓菩萨为诸有情宣说、开示三解脱门等一切圣法,依此而修,即得出离世间,故名出世间法[阅读全文:]
摘要: 二戒──在家二戒 ﹝出毗婆沙论﹞ [一、五戒],谓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此五戒是在家之人所持,故名在家五戒。 [二、八戒],谓五戒之后,更加不坐高广大床、不着花鬘缨络、不习歌舞戏乐,此八戒亦是在家之人所持,故名在家八戒。[阅读全文:]
摘要: 二种布施 ﹝出大智度论﹞ [一、净施],谓布施时,不求世间名誉福利等报,但为出世善根及资助涅槃之因,以清净心而行布施,故名净施。(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二、不净施],谓以妄心,求于福报而行布施。如般若经云:或畏失财故施与,或恐诃骂故施与,或为求势故施与,如是种种因缘,与净相违,是名不净施。[阅读全文:]
摘要: 出家二戒 ﹝出天台四教仪集注﹞ [一、十戒],谓一不杀、二不盗、三不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六不坐高广大床、七不着花鬘衣、八不观听歌舞、九手不捉金银财宝、十不过中食。此十戒是初出家沙弥所持,是为出家十戒。(梵语沙弥,华言息慈。息世染之情,慈济群生也。) [二、具足戒],具足戒者,即二百五十戒也[阅读全文:]
摘要: 二种死 ﹝出涅槃经﹞ [一、命尽死],谓天命当尽,舍所受身,故名命尽死。然或有命尽非是福尽,或有福尽非是命尽,或有福命俱尽,皆为命尽死也。(福,谓财物等。) [二、外缘死],谓不顺天命,以丧其身,故名外缘死。如非分自害,或横遭他人所害,或二人怒气相加,自他俱死,皆为外缘死也。[阅读全文:]
摘要: 二种病 ﹝出大智度论﹞ [二、先世行业病],谓因先世好行鞭杖、拷掠、闭系种种恶法,恼害众生,故感今世多病,是名先世行业病。 [二、现世失调病],谓因冷热风雨不知将养其身,及饮食不节,卧起无常,以是事故,得种种病,是名现世失调病。[阅读全文:]
摘要: 二种受具戒法 ﹝出大宝积经﹞ 戒者,万善之根本也。谓能受正戒者,一切善法,从此增长,受之不正者,着于邪见,堕于外道,故戒有二种不同也。 [一、受正平等戒],谓修行人能受持如来正戒,一切平等,不生分别差别之见,顿绝妄想邪思之心,戒体圆明,而得解脱,究竟至于无上菩提,无有退转也。(梵语菩提,华言道[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