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教判 在佛教中根据义理的浅深、说时的先后等方面,将后世所传的佛教各部分,加以剖析类别,以明说意之所在的叫做教判。教判起源于南北朝时代,到了隋唐还继续盛行。从有教判以来,就未得一致的见解。又由于诸家所见各异,遂生宗派之别,所以教判也是宗派成立的原因之一。 在南北朝时代,南北判教著名的有十家,后人谓[阅读全文:]
摘要: 阅藏知津 《阅藏知津》,四十八卷,明释智旭于崇祯八年至永历八年(公元1635~1654)编撰。宋、明以来有关藏经提要的著述以此书为比较完备。它编撰的目的在于使阅读藏经的人都能“达其旨归,辨其权实”(见本书自序)。就是提出“其中事理大概,使人自知纲要”,同时也依佛说法的先后次第来分别部类(见本书凡例[阅读全文:]
摘要: 发菩提心 发菩提心,是大乘佛教区别于小乘佛教的一个根本出发点。这个概念在初期大乘经如《宝积迦叶会》、《无量寿经》等中已明显地提出,随着大乘空宗、有宗、密宗教义的发展,它的含义越来越丰富,而在菩萨行和一切密宗的修法中提高到极重要的地位。 菩提心的意义,据龙树的解释是:“菩萨初发心缘无上道,我当作佛[阅读全文:]
摘要: 至元法宝勘同总录 《至元法宝勘同总录》,简称《至元录》,十卷,元代释庆吉祥等撰。 至元年间,元世祖“见西僧经教与汉僧经教音韵不同,疑其有异,命两土名德对辩,一一无差。帝曰:‘积年疑滞,今日决开’。”(见《佛祖历代通载》卷二十二引《弘教集》)由此有法宝勘同之举。此事系至元二十二年(1285)开始,[阅读全文:]
摘要: 佛性 佛性、如来藏、如、法性、实际,皆同一性,只是就能知与所知诸法的不同分位,立不同的名称。在众生数上称佛性、如来藏,在非众生数上称法性、如、实际,但此通内外。《大智度论》卷二十七中解释如、法性、实际时说“是三皆是诸法实相异名”,又指内外诸法自性本空皆同一性,故《涅槃经》中说佛性有种种异名。性有不[阅读全文:]
摘要: 开元释教录 《开元释教录》,略称《开元录》,二十卷,唐代释智昇撰。智昇生平事迹不甚详明。他精通律学,擅长文史。曾于唐玄宗开元中,住长安西崇福寺。开元十八年(730)撰成了《开元释教录》,此外还撰有《开元释教录略出》四卷(即前录中《有译有本录》的简目),《续大唐内典录》一卷,《续古今译经图纪》一卷,[阅读全文:]
摘要: 十二有支 十二有支,也叫十二因缘,十二缘起。原出《阿含》经典,包括无明、行、识、名色、六处(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十二支,称为“十二有支”。 这种结构,在佛教原始经典中是为探求有情众生生死苦恼的缘起而设立的。无明(对佛教真理不能自觉)为缘引起行(善恶行业),行为缘引起识(识别作用)[阅读全文:]
摘要: 出三藏记集 《出三藏记集》,十五卷,梁代释僧祐(445~518)撰,是现存最古的三藏目录和译经文献并传记的撰集。后世经录家又简称它为《僧祐录》或《祐录》。 本书在宋、元、明三代各种大藏经刻本中均收入,惟清藏独阙。又明北藏分卷稍异,作十七卷。 中国佛典的翻译,自后汉末安世高、支娄迦谶创始以来,历[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