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开荤 中国佛教徒自梁武帝之后普遍实行素食,不食荤辛,也有在规定的斋日、斋月茹素的。而茹素者改食荤辛之始,民俗谓之开荤,亦名开斋、开素。宋·王楙《野客丛书》:“今人久茹素,而其亲若邻,设酒肴之具,以相暖热,名曰开荤,于理合曰开素。此风已见六朝。”如唐·白居易有“月终斋满谁开素”诗句。清·崔灏《通俗编[阅读全文:]
摘要: 广结善缘 “缘起性空”是佛教的基本理论之一,认为一切事物都由“因缘假合”而成。因此,佛家很重视“缘”即事物彼此间的联系和影响。“缘”有“尘缘”、“恶缘”和“善缘”等。佛家主张“广结善缘”,如修习佛法、结交善友、利益众生等,以为将来得度的因缘。“广结善缘”亦简称结缘、有缘。隋·智顗《法华经文句》卷二[阅读全文:]
摘要: 开花结果 《续传灯录》卷三十谓:“开花结果自馨香。”意谓通过修行之“因”而逐渐证到觉悟之“果”。后亦比喻通过努力而有收获。如《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如今方下种,还没有发芽哩,再隔五六年,开花结果,才到你口。”亦写作“开花结实”。如郭沫若《新缪司九神礼赞》:“我自己没有住在温室里,敬谢不敏[阅读全文:]
摘要: 千差万别 “差别”与“平等”相对,本是佛教教义中的一个范畴。后禅宗将“差别”衍为“千差万别”,谓天地间的万物品类繁多,区别很大。如《景德传灯录·文遂》:“僧问:‘如何是无异底事?’师曰:‘千差万别。’”意谓“千差万别”与“平等无异”是同一本体,“差别”即“平等”。庄子也说过:“以不平平之,其平也不[阅读全文:]
摘要: 开化 佛经谓开导蒙昧,化恶向善为“开化”。《法华经·序品》:“是诸八王子,妙光(佛)所开化。”《无量寿经》卷上:“入众言音,开化一切。”《坛经·机缘品》:“(智)隍后礼辞,复归河北,开化四众。”后引申为开创教化和趋向文明之意。《宋书·顾觊之传》:“兴建极开化,树声贻则,典防之兴,由来尚矣。”(常正[阅读全文:]
摘要: 口吐莲花 “莲花”是佛教的象征,吉祥和清净的标志。说法微妙,谓之“口吐莲花”,似出于唐·张瀛《赠琴棋僧歌》:“我尝听师说一法,波上莲花水中月。”然而,其源当上溯至南北朝时的佛图澄。《晋书·艺术传·佛图澄》记载:后赵国主石勒召佛图澄,试以道术。佛图澄便“取钵盛水,烧香呪之,须臾钵中生青莲花,光色曜日[阅读全文:]
摘要: 开山 佛家多选择名山创建寺院,谓之“开山”。因此称寺院的第一代住持为“开山祖”。《佛祖统纪》卷八《择卿传》:“建寿圣院,请师开山。”《续传灯录·龙翔士圭禅师》:“屡迁名刹,绍兴间奉诏,开山雁荡能仁(寺)。”宋·刘克庄《送日老住九座山》诗:“守土亲为大檀越,开山留下废砧基。”后常泛指一宗一派的创始人[阅读全文:]
摘要: 口头禅 禅宗以“不立文字,直指人心”为宗旨,提倡直截了当的“顿悟”,甚至说:“道个佛字,拖泥带水;道个禅字,满面惭惶。”(《碧岩录》第一则)禅宗还认为“开口即错,用心即乖”,“等你开口,堪作何用!”(同上,评唱)禅宗的末流,好取现成的经语、公案、挂在口头上,作为谈助,被斥为“口头禅”。“口头禅”完[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