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百科>> 百科分类 >> 佛源俗语

该分类下有512个词条 创建该分类下的词条 "佛源俗语" 分类下的词条

龙王
编辑:0次 | 浏览:1251次 词条创建者:佛商网     创建时间:12-31 15:24
标签: 龙王

摘要: 龙王  民间把他当作司雨之神,传说中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诞生时,有难陀、跋难陀二龙王为其灌沐。龙王在梵语中是nagarajah的音译(那伽罗惹)。为龙中威德特胜者,系对其眷属而称为“王”。《法华经·序品》中举出:难陀、跋难陀、娑伽罗、修吉、德义伽、阿那婆达多、摩那斯、优钵罗等八大龙王。《金光明最胜王经[阅读全文:]

以毒攻毒
编辑:0次 | 浏览:397次 词条创建者:佛商网     创建时间:12-31 15:24
标签: 以毒攻毒

摘要: 以毒攻毒  这是我国传统医学中的一个医疗手段,谓以带毒性的药来治疗恶性疾病。禅师用以比喻对方使用过的手段来制服对方,或以其错误逻辑克服其妄想。如宋·释正受《普灯录》:“以机夺机,以毒攻毒。”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从“别字”说开去》:“对于这些打着古文旗子的敌军,是用古书作‘法宝’,这才打退的,以毒攻[阅读全文:]

心地
编辑:0次 | 浏览:406次 词条创建者:佛商网     创建时间:12-31 15:24
标签: 心地

摘要: 心地  以大地来比喻心,谓心如大地,能产生世间、出世间和善恶等法。《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八:“三界之中以心为主,能观心者,究竟解脱;不能观者,究竟沉沦。众生之心犹如大地,五谷五果从大地生,如是心法生世出世,善恶五趣,有学无学,独觉、菩萨及于如来,以此因缘,三界唯心,心名为地。”又《大日经疏》卷三:“[阅读全文:]

本来面目
编辑:0次 | 浏览:459次 词条创建者:佛商网     创建时间:12-31 15:24
标签: 本来面目

摘要: 本来面目  指不加饰伪的真相。宋·苏轼《老人行》诗:“一任秋霜换鬓毛,本来面目常如故。”显示出诗人旷达而真率的性格。“本来面目”原是禅家语,源于《坛经·行由品》,谓六祖惠能接受衣钵后,南行到大庾岭,被惠明和尚追上。惠明声明“我为法来,不为衣来”。惠能先让他“屏息诸缘,勿生一念”。然后,惠能说:“不思[阅读全文:]

少见多怪
编辑:0次 | 浏览:555次 词条创建者:佛商网     创建时间:12-31 15:24
标签: 少见多怪

摘要: 少见多怪  见识不广的人见到新鲜的事物,就以为怪诞,不可信,俗语谓之“少见多怪”。源于中国第一篇佛学论文,汉末牟融的《理惑论》。当时佛教传入未久,有人问:说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恐怕只是说得好听,未必是事实吧?牟子用了一句俗谚回答:“少所见,多所怪,睹馲驼(骆驼)言马肿背。”意思是说少见多怪的人第[阅读全文:]

认贼为子
编辑:0次 | 浏览:436次 词条创建者:佛商网     创建时间:12-31 15:24
标签: 认贼为子

摘要: 认贼为子  认盗贼作儿子。如《圆觉经》卷下:“譬如有人,认贼为子,其家财宝终不成就。”佛家用以譬喻人本性昏昧,以妄见为真觉。又如《楞严经》卷一:“佛告阿难,此是前尘虚妄相想,惑汝真性,由汝无始至于今生,认贼为子,失汝无常,故受轮转。”后亦泛指颠倒是非,混淆黑白。宋·朱熹《答陈同甫书》:“今不讲此而遽[阅读全文:]

世界
编辑:0次 | 浏览:824次 词条创建者:佛商网     创建时间:12-31 15:24
标签: 世界

摘要: 世界  梵语谓路迦驮都(lokadhatu),原意为日月照临的范围,即佛教中以须弥山为中心的四大洲,名为一小世界(亦含有地狱、天上等领域)又泛指宇宙,如三千大千世界和华藏世界。世含流迁意,指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界含方位意,指十方(东西南北、四维、上下)的空间。《楞严经》卷四:“世为迁流,界为方位[阅读全文:]

心猿意马
编辑:0次 | 浏览:573次 词条创建者:佛商网     创建时间:12-31 15:24
标签: 心猿意马

摘要: 心猿意马  心神散乱,把握不定,俗谓之“心猿意马”。《大日经·住心品》分析六十种心相,其中之一为“猿猴心”,谓躁动散乱之心如猿猴攀缘不定,不能专注一境。“意”则犹如奔马,追逐外物,故称“意马”。佛经上关于“心”和“意”的论述很多,简言之,“心”是精神现象的总称,能变现物质现象。“心”在佛学上有真妄之[阅读全文:]

心心相印
编辑:0次 | 浏览:550次 词条创建者:佛商网     创建时间:12-31 15:24
标签: 心心相印

摘要: 心心相印  心者,佛心;印者,印可、印定。谓不立文字,不依言语,直以心印心,故曰“心印”。以此佛的心直印于众生之心,谓之以心传心,以心印心。意在开示迷途,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祖庭事苑》卷八:“心印者,达摩西来,不立文字,单传心印,直指人心,见性成佛。”《黄檗禅师传心法要》卷上:“自如来付法迦叶以来[阅读全文:]

世世生生
编辑:0次 | 浏览:421次 词条创建者:佛商网     创建时间:12-31 15:24
标签: 世世生生

摘要: 世世生生  佛教有“三世”之说,即过去世、现在世和未来世,也叫做前世、今世和来世。从诞生到死亡的一期生命,谓之“一生”。根据因果轮回的说法,众生从“无始”以来,依其善恶的业力,在“六道”中“生死死生,如旋火轮”(《楞严经》),轮回不休。俗语“世世生生”即体现了佛教的这一思想,犹言每一世,每一生。如《[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