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百科>> 百科分类 >> 三藏法数

该分类下有8686个词条 创建该分类下的词条 "三藏法数" 分类下的词条

庄严毕竟
编辑:0次 | 浏览:310次 词条创建者:佛商网     创建时间:12-31 15:23
标签: 庄严毕竟

摘要: 庄严毕竟  毕竟犹决定之义。谓一切众生皆有一乘正性,应须修于六度庄严,设若不修,不得正性;是则六度决定能为庄严之具。故疏云:以六度为庄严也。(六度者,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进、五禅定、六智慧也。)[阅读全文:]

修止却魔
编辑:0次 | 浏览:336次 词条创建者:佛商网     创建时间:12-31 15:23
标签: 修止却魔

摘要: 修止却魔  谓坐禅之人,修定之时,或见父母、兄弟、诸佛形像,一切可爱之境,令人乐着;或见师子、虎狼、罗刹,一切可畏之形,令人怖惧。即当了达,此是诸魔惑乱之相,悉皆虚诳,不喜不怖。而唯息心寂静,则彼当自灭;是为修止却魔。(梵语罗刹,华言速疾鬼。)[阅读全文:]

作用自在
编辑:0次 | 浏览:423次 词条创建者:佛商网     创建时间:12-31 15:23
标签: 作用自在

摘要: 作用自在  谓菩萨既以正智照了真如之境,即能从体起用,现身说法,化诸众生,而得自在,是名作用自在。[阅读全文:]

调伏羯磨
编辑:0次 | 浏览:351次 词条创建者:佛商网     创建时间:12-31 15:23
标签: 调伏羯磨

摘要: 调伏羯磨  谓比丘犯法,未曾忏悔,凡饮食坐起语言一切僧事,皆不得与众共。而使其心调停折伏,自能知过改悔,求僧忏罪,不复更作;是名调伏羯磨。[阅读全文:]

观境自在
编辑:0次 | 浏览:415次 词条创建者:佛商网     创建时间:12-31 15:23
标签: 观境自在

摘要: 观境自在  谓菩萨以正智慧照了真如之境,及能通达一切诸法圆融自在,是名观境自在。[阅读全文:]

永摈羯磨
编辑:0次 | 浏览:329次 词条创建者:佛商网     创建时间:12-31 15:23
标签: 永摈羯磨

摘要: 永摈羯磨  梵语羯磨,华言作法。谓佛在世时,若比丘犯罪,不自见过,其性刚强,永无改悔。即作法白众,随即摈黜。尽此一身,不复再同僧事;是名永摈羯磨。[阅读全文:]

成善羯磨
编辑:0次 | 浏览:311次 词条创建者:佛商网     创建时间:12-31 15:23
标签: 成善羯磨

摘要: 成善羯磨  谓比丘有犯戒罪,许容对众首露,其罪得灭,成就善根,是名成善羯磨也。[阅读全文:]

贤首能所释题
编辑:0次 | 浏览:369次 词条创建者:佛商网     创建时间:12-31 15:23
标签: 贤首能所释题

摘要: 贤首能所释题  唐朝贤首国师,凡解一经题目,必以能诠之文,所诠之义,而判释之。如大方广佛华严经,上之六字是所诠,经之一字是能诠,余经亦然;是为贤首能所释题。[阅读全文:]

平道教
编辑:0次 | 浏览:488次 词条创建者:佛商网     创建时间:12-31 15:23
标签: 平道教

摘要: 平道教  谓卢舍那所说之经,随其法性平等而说,如华严经,虽有随诸众生各别调伏,皆是称性善巧一时顿演,是名平道教。(梵语卢舍那,华言净满,即报身佛也。)[阅读全文:]

治罪羯磨
编辑:0次 | 浏览:575次 词条创建者:佛商网     创建时间:12-31 15:23
标签: 治罪羯磨

摘要: 治罪羯磨  谓比丘有犯戒者,大众作法治定其罪,是名治罪羯磨也。[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