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百科>> 百科分类 >> 佛学辞典

该分类下有31024个词条 创建该分类下的词条 "佛学辞典" 分类下的词条

理入
编辑:0次 | 浏览:172次 词条创建者:佛商网     创建时间:12-31 15:12
标签: 理入

摘要: 理入 (术语)二入之一。深信凡圣一如之理而不疑也。依此理入而起修行,谓之行入。见金刚三昧经上。[阅读全文:]

诸尊之面位
编辑:0次 | 浏览:161次 词条创建者:佛商网     创建时间:12-31 15:12
标签: 诸尊之面位

摘要: 诸尊之面位 (杂语)凡金胎两部之曼荼罗。一曼荼罗之诸尊,皆向大日而坐,例如金刚界五解脱轮之圣众,前右左后虽异,然皆面向大日。又摄真实经中说毗卢遮那如来坐在中,面向东方,东方不动如来,面向西方,四大菩萨亦然。(中略)南方之宝生如来,面向北方,四大菩萨亦然。然现图诸尊,总向行者而坐。是为使行者观念之方便[阅读全文:]

理一
编辑:0次 | 浏览:240次 词条创建者:佛商网     创建时间:12-31 15:12
标签: 理一

摘要: 理一 (术语)法华四一之一。(参见:四一)[阅读全文:]

三部
编辑:0次 | 浏览:210次 词条创建者:佛商网     创建时间:12-31 15:12
标签: 三部

摘要: 三部 (术语)胎藏界之曼荼罗,分之则中台八叶院,及上下之诸院为佛部,右方之诸院为莲华部,左方之诸院为金刚部。(参见:胎藏界)[阅读全文:]

编辑:0次 | 浏览:232次 词条创建者:佛商网     创建时间:12-31 15:12
标签:

摘要: 理 (术语)事之对也。指平等之方面。于表面难认识于本体有一定不变之理存。如不见木石为木石,观为因缘所生法也。四教仪曰:“良以如来依理而立言,遂令群生修行而证理,故佛圣教出世法。”[阅读全文:]

经疏与现图相违
编辑:0次 | 浏览:176次 词条创建者:佛商网     创建时间:12-31 15:12
标签: 经疏与现图相违

摘要: 经疏与现图相违 (杂语)现图置释迦于第二院,经轨置于第三院。是经轨依大日经具缘品所云:“次往第二院,东方初门中画释迦牟尼。”之文。然据阿阇梨之说,则若依自内向外之次第,文殊院应为第二重,释迦院(合外金刚部)应为第三重。今释迦院为第二者,是示大智大悲次第故也。故作此曼陀罗,先作中胎并第一重。是为大日内[阅读全文:]

现观边
编辑:0次 | 浏览:166次 词条创建者:佛商网     创建时间:12-31 15:12
标签: 现观边

摘要: 现观边 (术语)即见道现观后边所得之世俗智也。大毗婆沙论三十六曰:“现观苦边集边灭边,得此智故,名现观边。有说此是诸瑜伽师,观圣谛时,傍修得故,名现观边。尊者妙音说曰:此智近现观故,名现观边。如近村物,名曰村边。”又见俱舍论二十六。[阅读全文:]

三重圆坛与四重圆坛
编辑:0次 | 浏览:175次 词条创建者:佛商网     创建时间:12-31 15:12
标签: 三重圆坛与四重圆坛

摘要: 三重圆坛与四重圆坛 (杂语)现图曼陀罗与经疏所说异。依现图则上下四重,左右三重,故约于前后而云四重。除中院外,遍智院、金刚手院、观音院、持明院之四院为第一重,次释迦,虚空藏之二院为第二重,次文殊,除盖障,地藏,苏悉地之四院为第三重,此外金刚部众围绕四周为第四重。总之左右三重,上下四重也。因此称为四重[阅读全文:]

六现观
编辑:0次 | 浏览:177次 词条创建者:佛商网     创建时间:12-31 15:12
标签: 六现观

摘要: 六现观 (名数)唯识论所立。一思现观,思观察诸法而使别生现观智之力强,故与以现观之名。二信现观,于三宝决定之净信,助现观之智而使不退转,故与以现观之名。三戒现观,无漏之道共戒,除破戒之垢,使观智增明,故亦名现观。四现观智谛现观,此乃正为现观之智谛,名现观者,即于见道修道观真如之体(名非安立谛)之无漏[阅读全文:]

胎藏界现图曼陀罗
编辑:0次 | 浏览:194次 词条创建者:佛商网     创建时间:12-31 15:12
标签: 胎藏界现图曼陀罗

摘要: 胎藏界现图曼陀罗 (术语)胎藏界者大日经说十院,青龙仪轨说十三院,现图示十二院。于此加四大护院,而为十三大院,四大护院者,应在四门云。[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