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现前地 (术语)菩萨乘十地之第六地。真如净性显现之位。最胜般若显现之位。楞严经八曰:“无为真如,性净明露,名现前地。”唯识论九曰:“现前地,住缘起智,引无分别最胜般若,令现前故。”[阅读全文:]
摘要: 现行 (术语)阿赖耶识有生一切之法之功能,谓之种子,自此种子生色心之法谓之现行,复指所生之法而谓之现行。现行法之略也。[阅读全文:]
摘要: 现量相违 (术语)因明宗法九过之一。即相违于现量所得之事实而立宗之过失也。如立宗而说声非所闻,声所闻之法,为与耳识同起之意识(五俱之意识也),现量所证知,若谓声非所闻,则与此现量之证知相违,故名现量相违。见因明大疏中本。[阅读全文:]
摘要: 现前 (术语)在于现在目前也。律中现前僧之语,处处散见,似指现居于眼前之僧。又显现于前也。[阅读全文:]
摘要: 现成公案 (术语)现又作见。现之义也。不借造作安排现成就之公案也。此中含褒贬二意。传灯录十二(睦州章)曰:“师见僧来云:见成公案放汝三十棒。”碧岩第九则著语亦有见成公案之说。[阅读全文:]
摘要: 现量 (术语)因明用三量之一。又心识三量之一。现实量知也。向色等诸法,现实量知其自相,毫无分别推求之念者。五识之缘五境,与意识之与五识共缘五境者(五同缘意识),与五识同时起者(五俱意识),又在定中之意识与第八识之缘诸境,均为现量。此总出于心识上之现量也。其中因明用之现量,惟五识与五同缘,五俱之意识而[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