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日大师
慧日大师(680~747年)编辑本段
慧日大师,是唐代净土宗的高僧,俗姓辛,山东东莱人。唐中宗时出家,受具足戒后遇到义净,听到义净述说巡礼如来遗迹的情况,心里很羡慕,就立志远游。武周大足年间(七〇一年),泛船渡海,经昆仑(今康道尔群岛)、佛誓(今苏门答腊)、狮子洲(今斯里兰卡)等地,三年之后,到达了现在的印巴次大陆。并在那里寻求梵本,访问善知识,历时十三年,最后翻越雪岭而东归,于开元七年(七一九年)回到长安。他回国后,曾受到唐玄宗的接待,并颁与“慈愍三藏”的称号。天宝七年(七四八年)圆寂于洛阳罔极寺,年六十九。
慧日在印度受净土学的影响,归国后主要弘传净土法门。他的净土思想有独特之点,因而有人把他的净土学说同净土大师慧远和善导两流并列,称为慈愍派。
慧日的根本思想在于禅、教、律、净四行并修而著重于净土。他批评当时的禅家忽视斋戒,又指摘求生净土者不断酒肉五辛。宋延寿的禅净双修说,对于后世发生很大的影响,其思想似多渊源于慧日,如在他著的“万善同归集”中就曾引用了慧日的说法。慧日强调戒律修持的理论极为宋代元照律师所推重。元照愤慨当时禅家轻视律仪生活,曾于宋绍圣三年(一〇九六年)翻刻了“慈愍三藏文集”流通于世。并且作了“论慈愍三藏集书”一文,详论教禅律不可偏废。
慧日的著作流传至今的有:“净土慈悲集”、“般舟三昧赞”、“愿生净土赞”和“西方赞”。“净土慈悲集”具名“略诸经论念佛法门往生净土集”,此书散佚已久,一九二五年才在朝鲜的桐华寺发现其残本(卷上)。慧日的思想全貌现在不得其详,由这部书里尚可窥见其梗概。其余三种收于唐法照作的“净土五会念佛诵经观行仪”中,也可供佛教学者的参考。
慧日的弟子,诸传录中未有所载。据唐吕温“南岳大师远公塔铭”,知道承远曾赴广州师事慧日,而法照出于承远门下,创唱五会念佛,他曾受慧日思想的影响是无疑的。
(林子青著)(根据网上资料编辑)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法融大师 下一篇 天息灾译师、法天译师、施护译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