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顿法师
贤顿法师(1903~1986年)编辑本段
贤顿老和尚,俗家姓林,法名弥悟,字贤顿,受传嗣法,法号寂昶。台湾省台中县人,祖居台中县大甲镇的芦竹湳仔,清光绪一九〇三年出生。他的父亲讳成河,务农为业,母亲黄氏,相夫教子,料理家务。父母均信佛,贤顿自幼也随著父母到寺庙中礼拜佛菩萨,他宿具慧根,十二岁即皈依三宝,并长斋茹素。十八岁时,感到世间虚幻无常,而有出家之念。当征得父母同意,即乘船到福建,入漳州南山寺,礼觉定和尚为师剃度出家。
剃度后的贤顿,在寺中礼佛诵经,学习佛门仪规,如是数年之久。一九二四年,贤顿二十二岁,厦门南普陀寺住持转逢和尚,把子孙庙改为十方丛林,礼请泉州承天寺住持会泉法师出任南普陀寺方丈。会泉法师在南普陀寺成立“闽南佛学院”,自兼院长,聘请常惺法师任副院长,蕙庭法师任主讲,对外招生。贤顿以近水楼台,到厦门入院受学。闽南佛学院自一九二四年创立,至一九三七年对日抗战始停办,十余年间,其中不乏台籍学僧。不过,贤顿法师是台籍人士第一位入学者。贤师在校期间,以学习努力,为人诚实憨厚,甚受会泉法师器重,也种下后来嗣法会公的远因。
在闽院期间(二十四岁时),福州鼓山禅寺传戒,他向院方告假,到福州受三坛大戒后回到厦门,二十五岁在闽南佛学院毕业,算是该院的第一届毕业生。时为一九二七年,他离开家乡已八年之久,毕业后即返回台湾省视父母。
回台住了一段时间,二度前往大陆行脚参访,朝礼诸大名山,至各地名刹向高僧大德请益。后来回到漳州南山寺。时,会泉法师已自南普陀寺退居,在闽南弘化,贤顿参谒会师,承受会师衣钵及法卷,成为会师的法嗣。这以后,他曾在普陀山天后宫任书记多年。
中日战争期间,贤师返回台湾,曾先后任观音山凌云禅寺监院,台北临济禅寺、龙云寺、东和寺、天龙寺、士林吉祥寺、天竺寺及慈明诸寺住持。一九四五年抗战胜利,台湾光复,后来中国佛教会在台复会,贤师先后当选中佛会理事、常务理事,及台北市佛教分会理事长。
一九六三年六月,贤师与白圣、净心、星云等法师及许君武、刘梅生、朱斐诸居士,组织中国佛教访问团,先后赴香港、泰国、印度、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菲律宾等地访问,宣扬佛法,所至之处,受到各国政府及佛门四众热烈欢迎。
本身受过闽南佛学院正规教育,他也以培育僧侣人才为职志。一九六三年下半年,贤师在临济寺创办“戒光佛学院”,又在龙云寺设立夜间佛学院,以便出家学僧进修。此时,《台湾佛教》月刊创刊,贤师担任社长多年。一九六六年,在台北市佛教分会理事长任内,协助白圣法师筹备“世界第一届华僧大会”,并在大会期间,担任主席团主席。
贤师对佛学研究有素,曾出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记》一书,他在自序中说:
众生度尽方证菩萨,地狱未空誓不成佛,此语乃观音、地藏之愿力,亦我佛化身之因缘,正全佛教中慈悲至极之理,千经万典于此语包括而尽矣。楞严之观音、法华之普门,就是五时八教最后而说,亦我佛一代时教之结晶,众生入佛门之总路。普门者有三,一无门楣、高贵上人可参,二无门竖、大身富家之人可入,三无门栏、贫贱短足小人可登。是以说教上、中、下性咸宜。观音现三十三身,十九说法,无微不至无穷不入。诸佛有慧之门,会权入实,凡圣同解,这穷而入触境即心,洞然本地风光,了达唯心净土。
一九七〇年,贤师膺选东和寺住持,四月举行晋山典礼,各山长老及男女善信参加观礼者数百人,盛况一时。
贤师精通佛法,且悲愿宏深,为普度众生,经常环岛前往各寺院讲经说法;每星期日又在广播电台弘扬佛法,极受听众热爱。曾为十普寺、宝觉寺、凌云寺、海会寺、慈明寺、临济寺及树林吉祥寺等寺戒场之三师七证。一九八一年韩国海月法师来台,恳请贤师传为曹洞宗法嗣。
贤师为人诚实温厚,待人接物和蔼可亲,诲人不倦,如沐春风。从事谨慎,计画周密,凡事无大小,均以身作则,因而远近请益者为数众多。师又精于法事,聘请为主法者应接不暇,以致日夜为法事奔走;因年事已高,疲劳过度而中风,虽然行动不便,仍不断为众说法。
一九八六年,贤师日渐衰弱,行动更为不便,虽有弟子慧坦法师服侍在侧,经常背负就医,但不久终因法躯已不由己,于七月十四日功德圆满、世寿化尽圆寂。僧腊六十六秋,戒腊六十一夏,世寿八十有四。
为纪念大师一生对佛教之贡献,由其弟子慧坦法师等,在台中县太平乡苹陀山顶,筹建“贤顿纪念堂”,以垂世纪念。(于凌波著)(根据网上资料编辑)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