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百科  > 所属分类  >  佛教人物   
[0] 评论[0] 编辑

知定法师

目录

知定法师(1917年~)编辑本段


  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为时已两千年。而印度佛教自一二〇三年回教大军袭击孟加拉,烧寺院、焚经典,僧侣四散后,宣告灭亡。自此中国成为佛教的第二祖国--即所谓“北传佛教”的根据地,由中国而传到日本、韩国。但是北传的大乘佛教,两千年来只流传于亚洲,不及于欧美。欧洲人十八世纪末叶已经开始研究佛教,但研究的是南传的上座部佛教;美国人十九世纪后半也开始研究佛教,但最初研究的也是南传佛教。二十世纪初叶,北传佛教登陆美国,是由日本传去的禅宗和净土真宗。而中国大乘佛教之传入美国,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的事。第一个到美国弘传大乘佛教的中国僧侣,正是本文要介绍的传主,今年高龄八十岁的知定老和尚。
  知定老和尚,是一九五六年元月抵达夏威夷弘化,迄今已有四十年的历史。在介绍知定老和尚之前,先把夏威夷的背景作一介绍。
  (一)檀香山佛教的背景
  在太平洋中部汪洋浩瀚的大海中,有一片为数一百三十多个岛屿组成的岛群,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夏威夷(Hawaii),所以总名之曰夏威夷群岛。它的总面积有一万六千多平方公里,东距美国的旧金山市约四千公里,西距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八千公里,所以被称做“太平洋的十字路口”。夏威夷群岛有八个主要岛屿,它的首府火奴鲁鲁(Honolulu)市,在第三大岛的奥鸦湖(Oahu)岛上。火奴鲁鲁市,中国人称之为檀香山。
  早在公元第四世纪的时候,波利尼西亚人驾著独木舟来到这里定居。十八世纪之末--一七九五年的时候,酋长卡米哈米哈一世、征服了大部分的岛屿,建立夏威夷王国。到一八四〇年,国王卡米哈米哈三世制定宪法,英、美、法三国都承认了夏威夷独立的地位。但到一八九八年为美国所吞并,成为美国的属地。一九〇〇年美国设立“夏威夷地区”,一九五九年置为美国第五十州。
  早在十九世纪后叶,中国的广东人就移民到夏威夷了。最早抵达的地方是火奴鲁鲁,最早到火奴鲁鲁岛上的人,见满岛都是檀香树,就称之为檀香山,其实这个名字外国人是不懂的。当地土人或外国人,仍呼之为火奴鲁鲁。在早期移民的华人中,当然不乏佛教信徒。但这些早期移民,以为信仰是个人的事,他们到海外的目的是做工发财,赚钱改善生活,不是去传教。并且,他们的知识和语文程度,也没有向外传教的能力。
  日本移民檀香山的年代,较中国人晚了十数年。但日本的僧侣却是继移民之后接踵而至,开始在日侨中传教。所以,檀香山在一八九七年就有了日本寺院。中国人到檀岛虽然较日人为早,但是直到一九五零年之后,才有华人的佛教团体和寺院。在这方面,中国晚于日本五十多年。一九三〇年之后,檀香山华侨界中的佛教信徒,如邓燮荣等居士,有意组织佛教会,礼请法师来檀卓锡弘法。后来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事遂搁置。直到第大战结束之后,一般侨领旧事重提,乃有组织佛教会之议。一九五三年,佛教人士在檀香山成立了第一个佛教社团,名称是“檀香山华侨佛教总会”。由四百多位美籍华裔佛教徒所成立。华侨佛教总会的英文名称是ChineseBuddhistAssociationofHawaii,最初发起筹备时,其中的核心人物,邓燮荣、胡星、陈照洪、黄华、黄北洪等诸位居士,他们不辞辛劳,奔走联络,申请立案,华侨佛教总会于一九五三年七月一日正式成立。不过这其间还有一个幕后指导的人物,那就是香港的知定法师。
  (二)知定法师赴美弘化的因缘
  知定法师是广东省曲江县人,俗家姓冯,一九一七年(民国六年农历九月初七日)出生。他的父亲以经商故,举家迁居韶关。他六岁入学,循序就读,以家近南华禅寺,时至寺中礼参虚云老和尚,并皈依老和尚座下为俗家弟子。青年时期毕业于广东第三师范学校,以慈母见背,感悟人生无常,而萌出家之想。二十岁之年,到南华寺求老和尚剃

度,离俗出家,同年在南华受戒,留在老和尚身边为侍者,后任知客、库房。一九四一年请准老和尚,负笈江苏,入焦山佛学院受学。一九四三年在焦山佛学院毕业,行脚参访,曾到江西吉安,在青原行思祖师道场习禅定。数月后奉虚云老和尚函促,回到南华寺。
  初回南华,奉老和尚命接任南华戒律学院副院长(院长为虚云老和尚),及南华小学校长。除处理院务校务外,并在老和尚身边助理南华寺务。一九四四年,老和尚移锡云门,重建大觉寺,南华寺务交由知师代理。翌年,出任监院,代理住持,后来并当选中国佛教会理事,韶关分会理事长,于处理寺务外,复周旋于宰官长者之间,席不暇暖。
  一九四七年,虚云老和尚在南华传授千佛大戒,知师任开堂,戒期圆满,香港信众礼请老和尚到港启建水陆法会,知师随行。法会期间,有许多夏威夷回国的华侨,也参加法会附荐先灵。他们要求虚公老和尚到夏威夷组织佛教会,成立弘法道场。老和尚指著知师说:“我老了,不中用了,将来他会为我完成此事,你们慢慢等著吧。”
  一九四九年,国共徐蚌会战,解放军兵临长江,华南也人心惶惶。是年,老和尚在南华照常传戒。戒期后,知师送老和尚到韶关,搭汽车回云门。途中,知师对老和尚说:“全国兵荒马乱,无一处是安定土。南华时有土匪光临,恐怖非常。请老人家找人来接南华寺务,我想随您老到云门,去治疗胃病,以养天年。”
  老和尚听了之后,过了好半天,才回答他说:“南华的事我固然不要你做,云门也不要你去。你现在大祸临头,你要快走,走的越远我越放心。师父本舍不得你离开的,但是你走的越远才越安全。去吧,不要迟疑,将来的佛法,仍需要你们年轻一辈来护持,你要善自珍重。”
  知师听了,问老和尚:我走了,您老人家怎么办?
  老和尚说:我老了,无论怎么说,住世的日子都比较短,平日吾人吃祖师饭,今日大难临头,吾人一走了之,于心何忍?
  这一席话,决定了他师徒分别的命运。知师没有想到,就此一别,竟成永诀。
  送走老人后,知师回到南华,把寺务安置一番,南下广州,休养了一段时间,胃病也没有什么起色,于是年年底,到了香港。在香港初住佛教会,未久,虚老的弟子吴李禧居士接他住在九龙城吴家的别墅中。过了两个月,明常老和尚派悟一、达道二师,接他到荃湾鹿野苑去住,年于后又为茂峰法师接到东普陀寺去住。这时,夏威夷的佛教信众知道他到了香港,由檀香山三百多位信众签名写信给他,请他到檀岛组织佛教会弘法。知师为完成虚云老和尚未了的心愿,覆信答应下来,并指示他们先行组织佛教会。
  一九五三年间,檀香山佛教居士邓燮荣、胡星、陈照洪等居士组织“华侨佛教总会”,促请知师赴檀。知师即开始办出国手续,等待台湾的国民政府发出国护照。不意檀香山佛教会方面董事闹意见,有位董事写黑信给台湾的有关单位,诬指知师是共产党,不能发给他护照。这一来,一拖就拖了两年之久,护照发不下来。后来香港闻人徐亨,言之于当时的外交部长叶公超,叶部长写信给知师致歉,并通知外交部驻澳门特派员公署,这样知师才于一九五五年冬领到护照,在香港过了农历年,于一九五六年的元月十二日,乘日航飞机抵达檀香山。
  (三)创建虚云寺的经过
  知师以拓荒的精神,赤手空拳,带著佛像经书,只身抵达檀岛。他抵达檀香山两周之后,一九五六年的元月二十九日,檀香山佛教会信徒及华侨各界,特假中山学校大礼堂,为他开盛大的欢迎会,一千多位侨界人士参与,盛况空前。自那时起,檀香山有了长驻弘法的法师,也可以说,佛法僧三宝俱足,正式有了佛教。
  那时,佛教总会没有会址,临时在陈宽市场的洋楼上借地办公,佛教总会主席陈照洪居士,召集全体董事开会,讨论知定法师莅檀后如何开展会务。知定法师在会议上向大众征

求意见,是否愿意有一处永久的固定会址?如果需要,筹谋一处永久会址实是当务之急。全体董事一致赞成,于是以后就屡屡开会,讨论如何筹款,如何寻觅适当会所。陈照洪居士对会务甚为热心,无奈商务太忙,无暇分身。幸有一位曹添求居士,热心奔走,联络房屋经纪人,到各处去看房子。
  当时有三位经纪人提供房屋资料,都因价格太高而无法成交,后来经一位侨胞杨献墀的介绍,有一位西人牧师的洋楼住宅,位于加华拿拿歌街四十二号(42kawananakoaPlace),洋楼的产权属于天主教会所有,闻知是佛教法师要买,以同是宗教团体,故将价格降低,索价四万五千元。虽然如此,这个数目佛教总会仍然无力负担。曹添求居士建议向储蓄公司借款,预计三年还清,但由于董事及信众的热心奉献,当年年底货款就还清了。这就是檀华佛教总会的会址,也是后来兴建大雄宝殿,命名为虚云寺的寺址。
  有了会址,即将木造洋楼装修为佛殿,供奉佛菩萨像,以便各方善信供奉礼拜。既而知定法师倡议建一功德堂,凡捐款百元以上的,都供长生禄位。为纪念先人的,亦赠送灵位。这一倡议,得到侨胞支持,很快就把功德堂建了起来。
  一九五八年,会址隔邻的房主通知佛教会,愿将他们的住宅售给佛教会,售价五万四千元,但不要经过经纪人,以节省费用。双方直接买卖,很快成交,两户合起来,全部土地面积近五万平方公尺,足够寺院未来的发展。由于所买的两户房屋,全是陈旧的木造楼房,年代已久,且有虫蛀现象。是以买得邻屋之后,法师就有拆除木楼,改建大雄宝殿的构想,唯以耗资过钜,经费无著,一时尚不能实现。
  一九五九年,知定法师在华侨佛教会提出筹建大雄宝殿的计画,董事们一致赞成。唯适逢附近有一座近百年历史的观音庙-早期华侨所建的一座民俗庙宇,此时因拓宽马路,拆除旧庙,重建新的观音殿,正在侨界进行募捐。如果大雄宝殿也于此时兴建,势必也要向侨界捐款,这就有如两家斗法的味道了。于是乃将建新大殿的事搁置下来。
  事隔五年之后,到了一九六四年,世界经济有日趋不景气的现象,此时若不兴建,将更建不起来。于是毅然决然开始推动建筑事宜。建筑房屋,首先要请绘图师绘图。但是要兴建一座中国传统宫殿式的大殿,在檀岛根本找不到这种人才。而法令规定,没有绘图师绘图,根本不能申请。最后聘用了一位华人欧姓绘图师,而欧君学的是西洋工程,对东方宫殿式建筑亦不甚了解。于是知定法师不得不自己下手,绘一草图,再将尺寸、款式等,一一向欧君说明,反覆讨论、解释,使欧君有了概念,然后下笔。
  大殿工程图绘出来,预算工程费二十七万元,而会库存款不及一半,但为了赶工,只有先开工再说。一九六五年,美国政府的新闻机构,曾发新闻稿报导虚云寺兴建的经过。全稿洋洋二千余言,玆摘录数段,以见一斑:
  兴建中的夏威夷佛堂美国新闻处供稿
  由Oahu岛朝上风那一面;使夏威夷所属的火奴鲁鲁市分离而又稍平的山势之间,巨型的开山运土机,正在深深地噬入丰润的泥土,使建筑师WilliamP.Au的工程计画得以付诸实施--这便是夏威夷的第一所中国式佛堂。
  这座佛堂将在今年年底完成,夏威夷的中国佛教会揭示了筹募基金的目标,总数二十七万美元,建筑委员会在主席JamesW.S.Leong的领导与努力之下,已经募到了十三万美元。至于该会的财务情况,据梁君说:“建造佛堂的土地,是一九五六年购置的,在预备佛堂建筑基金之外,已先投下了十五万美元,这十五万美元是此项土地及地上建筑物的总价值。
  四百余位美籍华裔佛教徒,于一九五三年在夏威夷组织了这个佛教会,原有的会员早就拟定了购地事宜;计画中拟请一位华籍的法师到夏威夷任住持,也在同年请到了,还有就是进行建筑这座佛堂。
  该会会长HenryH.Wong说:“早在一九五三年,会员

们便已著手请住持僧的事。直到一九五六年知定法师从香港驾临夏威夷--他是涉足美国土地的第一位中国和尚。”
  这位四十七位的法师,曾于二十多年前,在广州南华寺亲近虚云老和尚。一九六一年,他便正式成为一个美国公民。
  其次,为了佛堂的建筑,更是经过慎重考虑之后,而选择了吴君任建筑师。吴君是夏威夷大学、夏威夷中山语言学校、加尔福尼亚州的艺术中心学校等三校的毕业生。为了用现代建筑方法与材料,而又能将之融和于几世纪前古老的传统和图样之中,更需能利用这四季如春的夏威夷天气与天然青葱背景之衬托,这便使他煞费苦心了。
  在那段时间--一九六五至六七年间,台湾、香港、星马等各地的佛教杂志上,都屡屡报导夏威夷兴建“大雄宝殿”的消息。并誉之为“美洲有史以来最大中国佛寺”。说是美洲有史以来的最大中国佛寺,当然毫不过誉,因为那时美国的中国佛教是初萌芽阶段,在此以前根本没有像样的中国佛寺。不过这座大雄宝殿也的确很壮观。大殿底层占地面积六千三百余平方英呎(以台湾计算方式,为一百八十坪。)二层大殿,底层高三十四英呎。全部钢筋水泥建筑,地板是由香港进口的栗材镶花木条,屋顶是由台湾进口的琉璃瓦,四周是铝框大门,落地玻璃窗。
  占地六千多呎的下层,是一般性法会和社交性集会之用,上层是供奉佛像的大雄宝殿。大殿内部三千五百平方英呎,四周围有宽大的走廊,作为漫步、休息及远眺风景之用。这在当时来说,的确是一座雄伟壮观,美奂美轮的大佛殿。一九六七年春大殿落成,举行开光典礼之日,成为轰动檀香山的大事。远由旧金山赶来道贺,时为“正善佛道研究会”会长伍佩琳老居士,曾有诗吟大雄宝殿赠知定法师曰:
  知机能悟弃繁华,定知超尘爱出家,法力无边来度世,师傅一钵一袈裟。
  椰风蕉雨夏威夷,异卉奇花开满枝,龙象奔腾烟水里,高僧卓锡此修持。
  檀香山畔法幢开,众信群来确善哉,正教方方能展布,恍如一苇自西来。
  檀地风光舞草裙,岛民淳厚性天真,佛光普照恩同沐,教化浑忘种族分。
  (四)虚云寺的弘法活动和发展
  知定法师初来檀岛之时,赤手空拳,只有他一个人。数月之后,因有了会址,要装修佛殿,人手不足,他电召香港的法慧法师到檀香山协助。法慧法师奉召,于当年十月抵达檀香山。
  法慧法师是广东省番禺县人,一九二八年十一月出生。兄弟姊妹八人,父亲经商,母亲料理家务,照应他兄弟姐妹。法慧师六岁就学,循序就读。一九三七年中日战争爆发,后来战事蔓延到广东,慧师一家人逃难到韶关,日军一度打到韶关,许多难民和地方公教人员,都逃入南华寺避难,希望在虚云老和尚的庇护下,躲过战争的浩劫。慧师以在南华寺避难的因缘,有机会亲近虚云老和尚,他目睹南华寺僧侣朝暮礼佛诵经,进退有序,心向往之,向虚云老和尚请求准许他出家。一九四四年,因缘成熟,随老和尚到云门山,在云门期间,老和尚为他剃度,赐名法慧。是年,慧师年十七岁,在老和尚身边做了一名小沙弥。
  一九四五年春,韶关南华寺举办例行的春戒,慧师在南华受具足大戒,事后进入南华戒律学院受学。是时,知定法师担任戒律学院副院长,慧师在知定法师的心目中,是一个诚恳本分的好学生,对他十分器重。一九五〇年,大陆政权易主,时知定法师在香港,托人带信给法慧,要他设法去香港。慧师得信辗转经广州抵港,与知师同住在鹿野苑。一九五三年,慧师考入设在弘法精舍中的华南佛院,依倓虚老和尚受学。
  一九五六年,他接到知定法师来信时,在弘法精舍尚未毕业,但以定师相召,乃牺牲学业,赶办手续,于是年十月到了檀香山--他是第二个到檀香山长驻弘法的中国僧侣,比知定法师晚到了九个月。
  到达檀香山后,在定师的策画指导下,先负起初期佛堂装修的工作。后来,虚云

寺鸠工兴建,慧师负起监工打杂的任务,筚路蓝缕,兴建起虚云寺。然后一草一木的美化环境,多年惨淡经营,才有今日美奂美轮的虚云寺。慧师抵檀之时,身体健壮,年尚未满三十,历经四十年岁月的迁流,而今发白面皱,已是望七之年了。
  四十年来,慧师除协助知公老和尚照应寺务外,也常常升座讲经,多年来,他讲过《维摩诘经》、《华严经》等大乘经典,也常应美加各地信徒之请,到各地弘法。
  虚云寺现在有八位常住众,除了开山的知定老和尚、住持法慧法师外,还有法亮、灵悟、意昭、印朗、顿生、顿旸诸师。印朗法师是福建省福安县人,一九六二年出生,在他父母信佛的影响下,一九八〇年在宁德华严寺出家,他的剃度师是后来出任广州光孝寺住持的本焕老和尚。他于八二年到苏州灵岩山佛学院受学,八六年毕业,到广东丹霞山,在本焕老和尚任住持的别传寺任监院。未几当选韶关市佛教协会副会长。一九九一年兼任深圳弘法寺监院。是年六月,应知定老和尚之约,来到檀香山虚云寺,协助寺中法务。
  (五)异国弘法四十年
  知定老和尚,一九五六年抵达夏威夷之时,年方四十,春秋鼎盛。而今,岁月迁流,他年已八旬,垂垂老矣。虽然如此,但他四十年在异国弘化的精神没有白费。一九九五年六月,笔者在檀香山虚云寺作客一周,随侍于老和尚身边,见无数信徒视老和尚为恩师,如慈父,尊敬亲切,兼而有之。老和尚是广东人,檀岛华侨百分之八十以上也是广东籍,这种乡谊加信仰,也是老和尚在华侨界普遍受尊崇的原因。
  老和尚慈祥开朗,精神矍铄,弘法不忘修持,早晚功课从不松懈。他学识广博,精通佛理。多年来,著作有《楞严经略述》、《阿弥陀经注解》、《地藏经讲记》、《般若心经注解》、《普门品注解》、《虚云老和尚略史》等多种。
  夏威夷地处太平洋交通枢纽,老和尚是最早到此地的人,早年台港飞往美国班机,多在檀香山转机或加油。而早年台港赴美弘法的僧侣,亦多以檀香山为中间站,后来凡是途经檀岛、而中途停留的中国僧侣,都以虚云寺为落脚之地,知定法师接机送机以尽地主之谊,也成了他日常工作之一。这对以后到美洲新大陆弘法的法师,提供了不少方便。也是知定老和尚对于海外弘法的贡献。
  (于凌波著)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周祥光居士    下一篇 周绍良居士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