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百科>> 百科分类 >> 佛源俗语

该分类下有512个词条 创建该分类下的词条 "佛源俗语" 分类下的词条

横死
编辑:0次 | 浏览:2744次 词条创建者:佛商网     创建时间:12-31 15:24
标签: 横死

摘要: 横死  指自杀、被害或受意外灾祸而死。《药师经》:“救脱菩萨言:‘阿难,汝岂不闻如来所说九横死耶!是故教以咒药方便。’”该经所说九种横死是:一、得病无医,二、王法诛戮,三、非人夺精气,四、火焚,五、水溺,六、恶兽吞食,七、堕崖,八、毒药咒诅,九、饥渴所困。因这九种原因致死的都属于横死。横死属于恶业招[阅读全文:]

雷声大,雨点小
编辑:0次 | 浏览:2335次 词条创建者:佛商网     创建时间:12-31 15:24
标签: 雷声大,雨点小

摘要: 雷声大,雨点小  原为禅语。《景德传灯录·大法眼文益禅师》载:“有僧问:‘从上宗乘事如何履践?’文益答道:‘雷声甚大,雨点全无。’”这句机锋话的含意是说,该僧提出了一个大问题,来势很大,但是完全没有“见性”。文益主张“佛法现成,一切具足”;“不著他求,尽由心造”。提出“如何履践”之类问题,就不免涉于[阅读全文:]

翻译
编辑:0次 | 浏览:1260次 词条创建者:佛商网     创建时间:12-31 15:24
标签: 翻译

摘要: 翻译  把一种语言文字的意义转换为另一种语言文字来表达。也指方言与民族共同语、方言与方言、古代语与现代语的对译。如丁玲《梦珂》:“这是一个刚满二十五岁的青年,从法国回来还不到半年,好久以前便常常在杂志上看到他的名字,大半是翻译点小说。”又如清·昭梿《啸亭杂录·太宗读金史》:“曾命儒臣翻译《三国志》及[阅读全文:]

慧眼
编辑:0次 | 浏览:2104次 词条创建者:佛商网     创建时间:12-31 15:24
标签: 慧眼

摘要: 慧眼  智慧有识别、洞察事物的功用,犹如眼能辨色一样,故名慧眼。《大乘义章》说:“观达名慧,慧能照瞩,故名慧眼。”就是这个意思。佛教中有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之分,它们各有其特定的含义和作用。《无量寿经》:“慧眼见真,能度彼岸。”就是说慧眼能照见诸法无相、真空之理,依靠它能得到解脱。《翻译名义[阅读全文:]

漆桶底脱
编辑:0次 | 浏览:1072次 词条创建者:佛商网     创建时间:12-31 15:24
标签: 漆桶底脱

摘要: 漆桶底脱  佛教说,众生痴暗愚昧,如处“无明暗室”或“无明长夜”,见不到智慧的阳光。禅宗把“无明暗室”或“无明长夜”形象地比喻为密不透风的黑漆桶。禅宗用“桶底脱”表示智光透入,豁然大悟的境界。《五灯会元》卷十四记载:长芦禅师一天下厨,观看火头(厨师)煮面条。忽然,面桶的底板脱落,面条掉落满地。大家失[阅读全文:]

螺蛳壳里做道场
编辑:0次 | 浏览:1242次 词条创建者:佛商网     创建时间:12-31 15:24
标签: 螺蛳壳里做道场

摘要: 螺蛳壳里做道场  在狭窄简陋处做成复杂的场面和事情,今谓之“螺蛳壳里做道场”。道场是梵语mandala(曼荼罗)的意译,或译为“坛”,指供奉佛菩萨像,依据一定的要求布置并举行法会的宗教场所。清·顾张思《土风录》卷二说:“延请僧道作法事曰作道场”。佛教中有名的法会道场有水陆道场、慈悲道场等。释迦牟尼成[阅读全文:]

演说
编辑:0次 | 浏览:2260次 词条创建者:佛商网     创建时间:12-31 15:24
标签: 演说

摘要: 演说  其本义是指佛、菩萨为弘传、阐发教义而向众生宣示开讲。《大宝积经·被甲庄严会》说,佛“能为世导师,映蔽人天众,演说无所谓”。据经上说,佛以其:“广长舌”,对天上人间一切众生说法,被称为“天人师”、“大导师”。佛说法无所畏惧,催破一切“外道邪说”,被称为“狮子吼”。佛本着“一实理”,同时适应众生[阅读全文:]

慈悲为本,方便为门
编辑:0次 | 浏览:2200次 词条创建者:佛商网     创建时间:12-31 15:24
标签: 慈悲为本,方便为门

摘要: 慈悲为本,方便为门  作为“佛、法、僧”三宝之一的出家人以普渡众生、行菩萨道为己任。菩萨道的主要精神体现在替众生“与乐、拔苦”的慈悲心上。因此,南朝梁·沈约《究竟慈悲论》指出:“释氏之教,义本慈悲。”慈悲是发起一切善行的基础。不过,光有慈悲还不够。度化众生还需要因时、因地、因人而异的权巧之智,称为“[阅读全文:]

辩才无碍
编辑:0次 | 浏览:1578次 词条创建者:佛商网     创建时间:12-31 15:24
标签: 辩才无碍

摘要: 辩才无碍  能言善辩,谓之“辩才无碍”。如《三国演义》第六四回:“口似悬河,辩才无碍。”原指佛、菩萨具有“广长舌”,善于说法。如《华严经》说:“若能知法永不灭,则得辩才无障碍;若能辩才无障碍,则能开演无边法。”“辩才”出于智慧。据《起信论》说,佛、菩萨在完全了解“宿命”、“未来”和“他心”等基础上对[阅读全文:]

僧来看佛面
编辑:0次 | 浏览:611次 词条创建者:佛商网     创建时间:12-31 15:24
标签: 僧来看佛面

摘要: 僧来看佛面  这个俗语的意义同“不看僧面看佛面”有所不同。“僧来看佛面”,谓和尚来访,看在佛的面上也应款待他。比喻接待来人,要看在其他有关人员的情分上,给予礼遇。《官场现形记》第二回:“这个人是你王公公荐来的,僧来看佛面,不可轻慢于他。”(李明权)[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