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百科  > 所属分类  >  三藏法数   
[0] 评论[0] 编辑

十种见

目录

十种见编辑本段


  ﹝出瑜伽师地论﹞
  [一、萨迦耶见],梵语萨迦耶,华言身见。谓于五蕴法上,妄生执取,计我、我所,是名萨迦耶见。(五蕴者,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也。我者,谓五蕴法中强立主宰,妄计为我也。我所者,即五蕴色身等也。)
  [二、边执见],谓外道之人,于五蕴身见之中,执断执常,随执一边,我见增长,是名边执见。(执断执常者,谓外道自计我身死已不生,名为断见;又计我身死已再生,名常见也。)
  [三、邪见],谓外道之人,不了四谛因果之法,邪心推度,谓无此理,因断灭出世善根,是名邪见。(四谛因果者,苦谛、集谛,世间因果也;灭谛、道谛,出世间因果也。)
  [四、见取],谓外道之人,于六十二见,一一别计,为最为上,为胜为妙,坚固取执,随起言说,唯此谛实,余皆虚妄。自谓由此见故,能得清净解脱,而得出离,是名见取。(六十二见,谓外道人,于色受想行识五阴中,每一阴各起四种见,则成二十见;约过去、现在、未来,三世通而论之,则成六十见;以断常二见而为根本,总成六十二见也。)
  [五、戒禁取],谓外道之人,于所受持若戒若禁,妄计为最为上,为胜为妙,随起言说,唯此谛实,余皆虚妄;自谓由此戒禁,能得出离,是名戒禁取。
  [六、贪见],谓于欲界、色界、无色界一切顺情之境,耽染取着,而起诸见,是名贪见。
  [七、恚见],谓于一切违情之境,以忿怒心,损他有情。及于他所爱,起不饶益;于他所不爱,而作饶益,是名恚见。
  [八、慢见],谓心生憍慢,计己为胜,视他为劣,是名慢见。
  [九、无明见],谓于真实理地,无所明了,执着邪见,是名无明见。
  [十、疑见],谓于诸谛之理,心怀犹豫,无决定见,是名疑见。(诸谛理者,谓苦集灭道四谛之理也。)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十二恶律仪    下一篇 十一事──师子吼喻十一事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