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百科  > 所属分类  >  三藏法数   
[0] 评论[0] 编辑

十一善

目录

十一善编辑本段


  ﹝出成唯识论﹞
  [一、信],信者,谓于一切善法,忍可乐欲,而不疑也。有三种:一、信实有,谓于诸法实事理中,深信忍故;二、信有德,谓于三宝真净德中,深信乐故;三、信有能,谓于世间、出世间一切善法,深信力故,能得能成,起希望故,是名为信。(三宝者,佛宝、法宝、僧宝也。)
  [二、惭],惭即惭天,谓心常知惭,崇重贤善,耻昔过恶,则能对治无惭,息诸恶行也。
  [三、愧],愧即愧人,谓心常知愧,不为暴恶,悔昔过非,则能对治无愧,息诸恶业也。
  [四、无贪],谓于五欲顺情等境,心生猒离,无所染着也。(五欲者,色欲、声欲、香欲、味欲、触欲也。)
  [五、无嗔],谓于五欲违情等境,心常忍辱,不起忿怒也。
  [六、无痴],谓于一切理事等法,明解决了,无所迷惑也。
  [七、勤],谓于一切善法,精进修习,不生懈怠,圆满善业也。
  [八、安],安即轻安,谓远离粗重恼乱,及除障定之法,调畅身心,转安适也。(粗重恼乱,即贪嗔痴等是也。障定法,即散乱是也。)
  [九、不放逸],谓精进三业,于所断之惑,所修之善,加功勇猛,速令成满世间、出世间一切善法,而无放逸也。(三业者,身业、口业、意业也。世间、出世间善法者,大人所修五戒十善,名为世间;声闻等所修戒定慧之法,名出世间也。)
  [十、行舍],谓精进三业,令心平等,寂静而住,一切掉举昏沉等障,悉皆舍离也(掉者动也。)
  [十一、不害],谓于一切有情众生,无所损恼,不加嗔恚,常运慈悲之心,拔其危苦,与其安乐也。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十二随眠    下一篇 十不增长业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