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百科  > 所属分类  >  三藏法数   
[0] 评论[0] 编辑

十一声

目录

十一声编辑本段


  ﹝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一、执受大种声],执即执持,受即领受。谓人于内四大种,有所执受也。而言声者,如手相击,及语言等声,皆由内四大种而出,故名执受大种声。(四大种者,谓人身中地水火风也。)
  [二、不执受大种声],谓人于外四大种,无所执受,而言声者,如风林驶水等声,皆由外四大而出,故名不执受大种声。(外四大种者,谓世间地水火风也。)
  [三、执受不执受大种声],谓如以手击鼓等声,手属执受大种,鼓属不执受大种,故名执受不执受大种声。
  [四、世所共成声],谓世俗之人,或因谈说,或因问答,而成于声,故名世所共成声。
  [五、成所引声],谓诸圣人所说法音,皆为引导众生出离生死,而成于声,故名成所引声。
  [六、可意声],谓欢乐之声,可适其意,故名可意声。
  [七、不可意声],谓愁苦之声,违逆情意,故名不可意声。
  [八、俱相违声],谓不苦不乐之声,亦不适意,亦不违情,与前可意、不可意声相反,故名俱相违声。
  [九、遍计所执声],谓外道于一切法,遍计有无,及常无常等,执着所说,而成于声,故名遍计所执声。
  [十、圣言声],圣即正也。谓见即言见,不见言不见,闻即言闻,不闻言不闻等,此因正直而成于声,故名圣言声。
  [十一、非圣言声],谓见言不见,不见言见,闻言不闻,不闻言闻等,此因非正直而成于声,故名非圣言声。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十三事法    下一篇 十利──粥有十利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