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莽班智达·贡却坚赞
阿莽班智达·贡却坚赞《藏传佛教高僧传略》编辑本段
——二世阿莽仓活佛
阿莽班智达·贡却坚赞,意为“至宝幢”,于藏历第十三绕迥之木猴年(1764年,清乾隆二十九年)出生在甘肃桑央地方(今甘肃甘南州)。父亲旺周加,母亲德萨拉茂加,为察尔察家族。
阿莽班智达出生不久,由拉卜楞寺二世嘉木样·晋美旺波认定为一世阿莽·罗桑端智的转世。6岁时,从二世嘉木样活佛剃度出家,接著在桑央的吉毛贡哇克地方举行了规模盛大的庆贺典礼,被迎入拉卜楞寺阿莽仓坐床,取法名贡却坚赞。由密宗经院格西山木丹僧格任经师,负责教授藏文基础知识和供佛念经的法行,同时教读《现观庄严论》、《入中论》、《酬补仪轨》等经论。这时主要教授唪诵这些经典的音律的缓吟、急诵和腔调,教练鼗鼓、杵铃的休止法、摇法及鼓谱等的传统实践方法,贡却坚赞皆心领神会。
木马年(1774年,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二十五日,五供节时正式进入经院学习,拜多让巴·楚臣僧格为师,学习《集类学》、《悟慧论》、《因理论》、《因理论本义》、《宗印宝鬘》、《十二僧伽辩析大会》、《了不了义辨析大疏》、贡如的《缘起颂》、《识色善说宝瓶》、《宗印大全》等,对许多章节背诵烂熟,每晚复习全部《集类学》。学习《集类学》中本时,二世嘉木样按照拉萨热多巴经院之制,新设《集类学》的磋朗会辩(大法会会辩),贡却坚赞第一个起立讲辩。二世嘉木样不时选择适当的对象,让其和贡却坚赞立宗辩论,以观察他回答的方式、经教的应用、判断的能力等等,并几次作了教导。
在经院学习期间,贡却坚赞的生活非常困苦。在寒冷之僧舍,没有座垫,便坐在冰凉的光地上苦读。身上除披著一件披风外,无一件其它衣服可加。饮食更加粗简,用山茶叶煎茶解渴,将布施给的干食煮成面糊充饥。但他对学习和修行仍勤奋不已,无丝毫懈怠之意。19岁时,从二世嘉木样上师受了比丘戒,并从嘉木样上师应试了教程通论和专论、《中观教理明灯》、《宗印大全》、《律经根本律》等,使上师极为满意。嘉木样高兴地说:“你会为佛法做出成绩。”木蛇年(1785年)于祈愿神变大法会上,参加然贤巴的巡回辩经。1788年,为了新建金瓦殿,前去青海、内蒙古等地区募化布施。
贡却坚赞的学习不断进步,从《中观》旧级转到《新论》级,以后又进入《俱舍论》学级,学习《俱舍论》本论;又在学习《俱舍论疏释》、《释量论明照解脱道》的基础上,反覆细读精研《俱舍论》,对其词义和文意皆通晓,以后又从洛桑雅培和藏巴然贤巴·丹巴达杰二师学习了历算学,从墨合根曲杰、华热格西·晋麦丹曲等师学习了《声明学》图解。土鸡年(1789年)冬季学期中,进入噶然巴学级,学习律典。
贡却坚赞自进入经院后,二世嘉木样每次讲经说法时,他都前去聆听,有些还认真作了记录。当嘉木样等上师书写经文时,他主动去作侍从,圆满完成所交给的工作,受到上师的赞扬。他还拜察哈尔·甘珠尔钦波大师为师,学习了《甘珠尔》大藏经教敕。金猪年(1791年)冬,二世嘉木样圆寂后,贡却坚赞负责前去青海甘都当麻昂寺迎请灵塔。当他取得了多让巴学位后,为了在1793年的春季学期法会上立宗辩论,又仔细地攻读了一年印度和藏区的许多大论。1793年的祈愿神变大法会上,按照河南蒙古亲王的授意,他出任拉卜楞寺密宗经院堪布之职。
贡却坚赞担任密院堪布后,并没有放松佛法的学习,他拜对密法有较高造诣的喇嘛学习各种密宗典籍。通过学习,他深有体会地说:“正如尊者(指一世嘉木样)在《疏释科判》中所说的‘先学习《五次第论》,然后入密’,必须把胜乐、密集、大威德三大本尊的仪轨精熟于心中。掌握了这些之后,研究胜乐仪轨时,才能了解光净的要义;研究密集仪轨时,才能洞晓光明幻化之身,才能自然而然地引入。”他纠正密院旧的学习方法,判定新的学习制度。每年秋天,他都严格地考察和校正喇嘛们在跳神、画规施线、音调三方面的功力如何,并规定:凡没有应试《疏释正源》者,不准进入《大疏》级;没有应试《虚空称密集金刚生起次第》者,不得进入《小疏》级。他创立了夏季建立立体坛场的传统,开创了每年建立堪以胜任的胜乐、密集、大威德三本尊、怙主法王羯摩的宗风。密宗院新建内殿时,他提供经费白银300余两,塑造高逾人身的胜乐、密集、大威德三本尊像,在经堂殿脊装上一对金胜幢和宝瓶。后来,还绘了护法神怙主和法王像。贡却坚赞在密宗经院传授密集、大威德灌顶,讲传达布喇嘛的生起、圆满次第,以政教二规主持护理密宗经院4年。
火蛇年(1797年),为了确定二世嘉木样转世的呼毕勒罕(化身或灵童),贡却坚赞和东科尔噶居二师于三月十三日起程前往西藏,七月抵达拉萨.一世嘉木样大师在卫地有许多弟子,在他们的大力协助下,确定灵童的工作进行得很顺利。在拉萨期间,贡却坚赞朝拜了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二位大师,结了法缘,并作“恳求殊胜化身嘉木样永世”的祈祷。还朝拜了拉萨大小昭寺的两尊释迦牟尼像、甘丹寺宗喀巴大师的大灵塔和叶尔瓦岩寺、札什伦布寺等许多圣迹。他还拜朱倭赤钦·洛桑扎西和哇日格西·恰达及札什伦布寺的两位经师为师,聆听了许多极为稀少难得的传承和经法。他曾说:“在安多、卫藏,拜请过30位大善知识,聆听了他们讲授的广泛的经法,所记的笔记足有—函厚,应该说是我可以趋入解脱之门的依据。”当他离开西藏时,许多知名喇嘛劝他留住西藏,弘扬佛法。而他却说:“丢开了寺院和怙主一切知,追求一点地位干什么呢?这才是白费时光。”
土马年(1798年)三月十三日,离藏返回安多,九月初一回到拉卜楞寺,拜见殊胜化身三世嘉木样。土羊年(1799年)正月间,贡唐·嘉贝样(1762--1823年)住在河州,他前去拜见,担任了嘉贝样编写二世嘉木样传记的秘书和侍从。当年秋天,在青海佑宁寺从土观·却吉尼玛上师聆听了《六臂护法手册》指引等的教授,并给俄汗噶居等讲经传法。从金猴年(1800年)开始撰写了《拉卜楞寺志·天神之鼓》。后经上级委派担任新建的佐格新寺拉卜杰林的金刚法师。在该寺讲授胜乐、密集的灌顶,讲传《疏释》教授和教敕、《宗喀巴全集》的教敕等经法,不懈地督促寺僧学习,因而在任职的4年中,打下了大密教法的基础。
木鼠年(1804年)他4l岁时,被委任为拉卜楞寺第二十四任法台。上任后,整饬纪律,严格管理制度,使一度松弛的一些规章制度又得以恢复。他常常亲临经院的各个学级,宣讲考试教程,并按各级程度讲授不同的经法,僧侣们对他所讲的内容都比较容易理解,有时讲到神奇之处,僧侣们常常急于想听下文。无论是什么疑难问题,贡却坚赞没有解答不清楚的。对
考试抓得更严,凡教程考试不合格者则令其学习“明处”,《中观》学级以下考试不合格者,令其降级辩论。考试内容也定得十分具体。对密宗经院以外的其它三个经院,也进行讽诵、腔调、韵律、坛城的施线、粉彩的画规、工艺制作等的考试;密宗经院考试《疏释正源》、《生圆次第》的文词义理内容;时轮经院考试“明处”;医药经院考试《四部医典》;对诵经僧人考试唪诵和音律,并反覆予以校正。因而使显密经法的讲闻辩论大有发展。
另外,贡却坚赞在拉卜楞寺还主持新立了密宗殿,在时轮学院艾温法轮洲新设了时轮护摩法会,修建了医药经院经堂,在寺中新建了寝宫、佛塔、佛像,设置了《甘珠尔》大藏经为主的经籍1000多函,为三世嘉木样先后8次供养,费用了大量白银。在其它寺院中又广施僧众。在佐格二寺和德摩塘寺新置了许多佛像、佛塔、佛经等,为阿木却乎寺捐助了许多法事经费和雕刻经版的资金,为丹培林寺修建了弥勒佛殿并塑了弥勒佛像,新建了塘萨噶尔寺,寺内修建了经堂和僧舍等等。他将积存的资财毫无剩余地用到弘扬佛教方面。
木鼠年(1804年),贡却坚赞主持西仓德钦林寺,火虎年(1806年),又主持如多玛寺丹培林洲,同时主持三座寺院的寺务。土蛇年(1809年),卸去拉卜楞寺法台职务,又立即被贡隆拉杰林寺请去任堪布,主持该寺10余年。木狗年(1814年)起,先后主持阿木却乎寺9年,主持丹培林寺25年。在此期间,分别在各寺建立了显密经法的讲、闻、辩制度,整顿寺纪、清规,为这些寺院打下了讲修的坚实基础。该师功德无量,成为僧俗大众崇敬的活佛、大学者,被奉为“语自在圣”,普遍尊称他为玛哈班智达。
阿莽班智达·贡却坚赞一生专注地研习经典,讲闻辩论,撰述论著等。他的著作将近10函,在阿木却乎寺藏有木刻印版。其中《藏汉蒙历史概论》、《拉卜楞寺志》、《密宗四续部总义简述》、《贡唐·贡却丹白仲美传记》等是他的代表作。阿莽班智达不仅是一位佛学家,而且也是一位历史学家。
于藏历第十四绕迥之水牛年(1853年,清咸丰三年)六月初,如意所欲地将色身庄严摄收示寂,终年90岁。
(根据网上资料编辑)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