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不空(Amoghavajra705-774)bukong 唐代僧人。密宗祖师之一。全称不空金刚。师子国(今斯里兰卡)人。与善无畏、金刚智并称开元三大士。14岁在阇婆国(今印度尼西亚爪哇)随金刚智来华。唐开元八年(720)至洛阳。一说西域人,幼随舅父到内地,10岁游武威、太原,15岁遇金刚智。开元十[阅读全文:]
摘要: 结集(samgiti) jijei 佛教名词。意为合诵或会诵。即由佛教徒集会,对佛陀学说进行会诵。经过讨论、甄别、审核,最后用文字确定下来,成为经典。这种会议称为结集。关于佛教史上的几次结集,南传佛教和北传佛教文献的记载并不一致,但综合两传文献,可以认为,佛教史上先后共有四次结集。 第一次结集[阅读全文:]
摘要: 大乘和尚(约8世纪) DachengHeshang 中国汉地佛教禅宗在吐蕃的代表人物。一作摩诃衍那。早年在长安学习佛教禅宗。唐建中二年(781),吐蕃据沙州(今甘肃敦煌)后,奉吐蕃赞普赤松德赞之命赴吐蕃,在拉萨及札玛(今札囊县桑耶寺附近)等地传教,赤松德赞妃没庐氏及贵族妇女30余人曾从他受戒,出[阅读全文:]
摘要: 佛本之争 Fuobenzhizheng 7世纪中叶至10世纪下半叶,吐蕃社会外来佛教与原有本教间的相互斗争。7世纪上半叶,松赞干布先后与尼泊尔尺尊公主和唐朝文成公主联姻,大力提倡佛教,并遏制尊奉本教的各部贵族势力。他死后,各部贵族乘机擅权,利用本教抑制王室权力。在各项祭祀活动和各部与吐蕃王室的盟[阅读全文:]
摘要: 达斯,S.C.(SaratChandraDas1849~1917) Dasi 印度西藏学家。曾任加尔各答大学佛学教授。毕生从事西藏学和佛学的研究。1879年入藏,1881年再度入藏,收集大量藏文古典文献。重要著作有《藏英辞典》(附梵文同义语,1902),《藏语文法导论》(附《悉都文法金刚明鉴》及[阅读全文:]
摘要: 安世高(约2世纪) Ashigao 佛教学者。到中国传播说一切有部阿毗昙学说和禅法的第一位外籍僧人。本名清,原为安息国太子。自幼信奉佛教,当其将即位时,出家修道,而让位于其叔。他精研阿毗昙,修习禅定。于东汉建和元年(147)到达洛阳。不久即通晓汉语,翻译经典。据晋代道安编纂的《众经目录》记载,安[阅读全文:]
摘要: 顿渐之争 dunjianzhizheng 8世纪末吐蕃佛教内部不同观点的论争。顿,一作顿门,以汉地佛教禅宗僧人大乘和尚为代表。渐。一作渐门,以印度佛教僧人莲花戒(寂护弟子)为代表。据传双方约在792~794年间,分别在拉萨和桑耶寺二地进行辩论,由吐蕃赞普赤松德赞主持,规定失败者给胜利者献上花环,[阅读全文:]
摘要: 达赖喇嘛·丹增嘉措(1935~)DalaiLamaDanzengjiacuo 藏传佛教格鲁派第十四世达赖喇嘛。幼名拉木登珠。青海湟中人。1933年10月30日,十三世达赖喇嘛·土登嘉措圆寂后,他入选为转世灵童,于1939年被迎至拉萨布达拉宫供养,开始接受系统的经学教育。1940年2月5日,中华民国[阅读全文:]
摘要: 小乘论(Hinayanasastra) Xiaochenglun 小乘佛学所属论书的总称。又称小乘阿毗达磨、小乘阿毗昙等。相对大乘论而言。在小乘佛教兴起之后,各个部派对原始佛教的基本经典──阿含的教说进行了种种的注释、整理和组织,进一步发挥了原始佛教的教义,出现很多阿毗达磨(即“法的研究”)的论[阅读全文:]
摘要: 村上专精(MurakamiSenjo1851~1928) Cunshangzhuanjing 日本佛教史学家。原名广崎专精,号天爱痴人、舟山。兵库县人。幼习儒学,1871年至新县无为信寺学佛学4年。后入京都就读于大谷派的高仓学寮。1875年,为爱知县入觉寺村上界雄养子,改名村上专精。1882年,[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