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因
六因编辑本段
﹝出大智度论﹞
[一、相应因],应,当也。谓心王与心所共相应,故如亲友知识和合成事,故名相应因。(心王,即第八识也。心所,即受想行也。)
[二、俱有因],俱有因,亦名共因,谓心与心所更相佐助,如兄弟同生互相成济,故名俱有因。
[三、同类因],同类因,亦名自种因,谓过去善法与现在善法为因,现在善法与未来善法为因,故名同类因。恶、无记法,亦复如是。(恶、无记法者,恶即恶法,无记即不善不恶之法也。)
[四、遍行因],谓苦集二谛下惑也。此惑遍于二谛,故名遍行因。(苦谛下惑十使具足,即身见、边见、见取、戒取、邪见、贪、嗔、痴、慢、疑也。集谛下惑但有七使,除身见、边见、戒取也。)
[五、异熟因],谓行善恶因,得善恶报,异世而熟,故名异熟因。
[六、能作因],谓眼与色为缘,能生眼识;乃至意与法为缘,能生意识等,皆名能作因。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