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百科  > 所属分类  >  三藏法数   
[0] 评论[0] 编辑

六种调伏

目录

六种调伏编辑本段


  ﹝出菩萨善戒经﹞
  [一、性调伏],谓菩萨宿有善根种性,故能修习善法,调伏身心诸烦恼障,由是得证菩提,是名性调伏。(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梵语菩提,华言道。)
  [二、众生调伏],谓菩萨善能调伏一切众生。若有声闻性者,令得声闻道。有缘觉性者,令得缘觉道。乃至有人天性者,令其得人天乐,是名众生调伏。(声闻道,即四谛也。缘觉道,即十二因缘也。)
  [三、行调伏],谓菩萨以万行调伏诸烦恼故,而能具足佛道。复为众生故,修习苦行,心无悔恨,是名行调伏。
  [四、方便调伏],谓菩萨以种种方便,调伏众生。如初发心者,教持禁戒,脱离生死。已发心者,教令亲近善友,受持经法,是名方便调伏。
  [五、熟调伏],谓菩萨为诸众生无善根者,说人天乐,令其发菩提心;有善根者,说出世法,令其增长成熟善果,是名熟调伏。
  [六、熟调伏印],印即法印,以法自印其心也。印有三种:一谓菩萨专念菩提,其心柔软,未能清净,名下熟调伏印。二谓菩萨虽得清净,未能具足最大寂静,名中熟调伏印。三谓菩萨修行多劫,具足清净,获大寂静,道品圆满,名上熟调伏印也。(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六事成就    下一篇 六成就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