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百科  > 所属分类  >  三藏法数   
[1] 评论[0] 编辑

六义──种子识六义

目录

六义──种子识六义编辑本段


  ﹝出成唯识论﹞
  种即能生之义也。谓于八识之中,随一识起时,能生一切善恶之法,故名种子识。(八识者,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也。)
  [一、刹那灭义],梵语刹那,华言一念。谓眼等诸识种子,一念才生,生则随灭,念念不停,刹那变异;耳鼻舌身意等诸识种子,各各亦复如是,是为刹那灭义。
  [二、果俱有义],果即识与根也。谓识与根同时俱起,以成力用也。如眼根照色境时,眼识随即同缘。耳根照声境时,耳识随即同缘,于诸实境分明显了。鼻舌身意亦复如是,是为果俱有义。
  [三、恒随转义],谓诸识起时,种子随转。如眼根照境时,眼识种子随即相续,无有间隔。耳鼻舌身意等诸识,各各起时,亦复如是,恒随相续,是为恒随转义。
  [四、性决定义],谓诸识各各所缘善恶无记三性,无有间杂也。如眼识缘恶境则成恶法,不能成善法。如缘善境,则成善法,不能成恶法。若缘无记,则不能成善恶二法。诸识起时,亦复如是,是为性决定义。(无记性,不善不恶之性也。)
  [五、待众缘义],谓识非一因而生,必假众缘而后成就。如眼识种子,须得空明根境等缘,方得显发。耳鼻舌身意等诸识种子,亦待众缘而得成就,是为待众缘义。(空即无壅,明即光明。)
  [六、引自果义],谓诸识各引自体果用,非是色心交互而成也。如眼根照时,眼识即缘所对实境,而不混于声香之别体。耳鼻舌身意等诸识,亦复如是,是为引自果义。

附件列表


1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六度    下一篇 六事成就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