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百科  > 所属分类  >  三藏法数   
[0] 评论[0] 编辑

六妙门

目录

六妙门编辑本段


  ﹝出法界次第﹞
  妙名涅槃,门名能通。修此六法,则能通至涅槃,故名六妙门。前三是定,后三是慧。定爱慧策,能发真明,出离生死。(梵语涅槃,华言灭度。定爱慧策者,爱谓爱乐于禅,策谓策进真行也。真明者,真性之明也。)
  [一、数息门],数息者,修行之人,调和气息,不涩不滑,安详徐数,从一至十,摄心在数,不令驰散。盖欲界众生,心多驰动,粗散难摄,故须数息制其散乱,是为入定之要,故以数息为初门也。
  [二、随息门],随息者,细心依随息之出入,住而不散也。谓修行之人,虽因前数息,心暂得住,而禅定未发。若犹存数,则有起念之失,故须舍数修随。心随于息,入时知入,出时知出,心安明净,禅定自发。故以随为门也。
  [三、止门],止者,摄心静虑也。谓修行之人,虽因前随息,心安明静,而定犹未发。若心依随,则微有起想之乱,苟欲澄渟安隐,莫若于止。故次舍随修止,凝心寂虑,禅定自发,故以止为门也。
  [四、观门],观者,分别观察之心也。谓修行之人,虽因前止,证诸禅定,而解慧未发,若心住定,则有味着之失。是故不着于止,起观分别,则无漏方便,因此开发,故以观为门也。(无漏方便者,漏谓因见、思惑,漏落生死也。将断此惑而证无生,故名无漏方便。)
  [五、还门],还者,转心反照也。谓修行之人,虽修前观分别观察,而真明未发,即当舍观修还,反照能观之心,念念皆不可得,不加功力,任运返本还源,故以还为门也。
  [六、净门],净者,心无所依,不起妄想分别之垢也。谓修行之人,虽修前还,而真明犹未能发,即当舍还修净,净心成就,即发三乘圣道,故以净为门也。(三乘者,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也。)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六种住    下一篇 六轮对位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