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百科  > 所属分类  >  三藏法数   
[0] 评论[0] 编辑

六种摄

目录

六种摄编辑本段


  ﹝出菩萨地持经﹞
  摄即摄取,亦摄受也。谓菩萨以此六种摄诸众生,过去已摄,现在今摄,未来当摄,乃至历尘数劫,无有疲厌,故名六种摄。(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
  [一、顿摄],顿,遽也。谓菩萨从初发心,于一切众生作父母想,随力所能,直以一切乐事饶益而摄取之,是名顿摄。(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二、增上摄],增上犹增胜也。谓菩萨既已发心,若于父母起尊重心,种种方便劝修善法,随时供养,知恩报恩;若于妻子眷属,教修善法,令其胜进;或菩萨为王,即摄受人民,如法正化,不加非罚,以财以法,而为饶益,随其力能,教诸众生,令修善法,是名增上摄。
  [三、取摄],谓菩萨常以二种摄取众生,一者常以舍心,以财饶益一切众生,令其离于贫穷。二者常以慈悲心,以法饶益一切众生,拔恶邪见,教修正法,是名取摄。
  [四、久摄],谓菩萨摄取众生,多历时数,久久教化,乃得成熟,是名久摄。
  [五、不久摄],谓菩萨摄取众生,教化不久,即得成熟,是名不久摄。
  [六、后摄],谓菩萨于前五摄之后,摄取众生于此生内,即能成熟,是名后摄。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六种性    下一篇 六聚戒名义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