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百科  > 所属分类  >  三藏法数   
[0] 评论[0] 编辑

六种味

目录

六种味编辑本段


  ﹝出阿毗达磨俱舍论﹞
  谓凡调和饮食之味,各有所宜,无出此之六种。虽进修道行之人,不尚于味,然滋益色力,亦由于此,所谓身安则道隆,故有六味之须也。
  [一、淡味],淡,薄味也。味之淡者,是受诸味之体也。
  [二、碱味],碱,盐味也。其性润,能滋于肌肤,故味之调者,必以盐为首。
  [三、辛味],辛,辣味也。其性热,能暖腑藏之寒,故味之辣者为辛。
  [四、酸味],酸,酢味也。其性凉,能解诸味之毒,故味之酢者为酸。
  [五、甘味],甘,甜味也。其性和,能和脾胃。故味之甜者为甘。
  [六、苦味],苦,苦味也。其性冷,能解腑藏之热,故味之冷者为苦。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六垢法    下一篇 六漏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