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百科  > 所属分类  >  三藏法数   
[0] 评论[0] 编辑

七佛

目录

七佛编辑本段


  ﹝出翻译名义﹞
  七佛者,谓过去庄严劫中三佛,现在贤劫中四佛也。(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庄严劫者,谓此劫中,多所庄严也。贤劫者,谓此劫中,多贤人也。)
  [一、毗婆尸佛],梵语毗婆尸,华言有四。以其如月圆智满,则云遍见。魄尽惑亡,则云净观。既圆且净,则云胜观、胜见,是为七佛之首也。
  [二、尸弃佛],梵语尸弃,华言火,又云持髻。谓无分别智最为尊上,处于心顶也。过毗婆尸佛三十劫后,而成正觉。(无分别智者,即根本智,谓为众智之本也。)
  [三、毗舍浮佛],梵语毗舍浮,华言遍一切自在。谓烦恼断尽,于一切处无不自在,而为庄严劫中千佛之最后一佛也。(烦恼者,无明也。)
  [四、拘留孙佛],梵语拘留孙,华言所应断。谓断一切烦恼,永尽无余。于贤劫中第九减劫,人寿减至六万岁时,出世成佛,为千佛首。
  [五、俱那含牟尼佛],梵语俱那含牟尼,华言金寂,谓金则明现,寂则无碍也。大智度论,又名迦那迦牟尼,华言金仙人。谓身金色故也。人寿减至四万岁时,于阎浮提出世成佛。(梵语阎浮提,华言胜金洲。)
  [六、迦叶佛],迦叶,梵语具云迦叶波,华言饮光。谓身光显赫,能饮蔽一切光明故也。人寿减至二万岁时,出世成佛。
  [七、释迦牟尼佛],梵语释迦牟尼,华言能仁寂默。能仁是姓,寂默是字。以寂默故,不住生死。以能仁故,不住涅槃。悲智双运,利物无穷,故立此号也。人寿减至一百岁时,出世,为贤劫中第四佛。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六喻──龟藏六    下一篇 六根互用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