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识住
七识住编辑本段
﹝出阿毗昙论﹞
识,即心识。住者,谓此识随所感报而安住也。论中不及四禅天,非想非非想天者。偈曰:善处在欲界,及色界三地,无色界亦然,是说为识住。(色界三地者,初禅、二禅、三禅也。无色界亦然者,谓亦有三地,空处、识处、无所有处也。)
[一、欲界人天识住],谓欲界中人,若初受生,此识即托母胎,遂依母息出入。及出胎后,依身而住。又若因修戒善,感报而生欲天,此识即依化生之身而住,是为欲界人天识住。(戒善者,五戒十善也。)
[二、初禅天识住],谓于欲界修习禅定之时,忽觉身心凝然,运运而动,如云如影,感报而生色界初禅天,此识即依化生之身而住,是为初禅天识住。
[三、二禅天识住],谓厌初禅觉观动散,因摄在定,澹然澄静,觉观即灭,乃发胜定之喜,感报而生色界二禅天,此识即依化生之身而住,是为二禅天识住。(觉观者,初心在缘曰觉,细心分别曰观也。)
[四、三禅天识住],谓厌二禅喜心涌动,定不坚固,因摄心谛观,喜心即谢,泯然入定,绵绵之乐,从内心发,感报而生色界三禅天,此识即依化生之身而住,是为三禅天识住。
[五、空处天识住],谓既得三禅天定,犹厌身色系缚,乃转加功力,观察色身,犹如罗縠,内外通彻,一心念空,无诸色相,感报而生无色界空处天,此识即依空处而住,是为空处天识住。
[六、识处天识住],谓既得空处天定,识缘虚空,定心复散乱,即舍虚空,转心缘识,心定不动,感报而生无色界识处天,此识即依识处而住,是为识处天识住。
[七、无所有处天识住],谓既得识处天定,此心缘识无量无边,能坏于定;惟有无心识处,心无依倚,乃为安隐,感报而生无色界无所有处天,此识即依无所有处而住,是为无所有处天识住。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七众 下一篇 七无常──外道七种无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