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百科  > 所属分类  >  三藏法数   
[0] 评论[0] 编辑

七聚

目录

七聚编辑本段


  ﹝出翻译名义﹞
  聚即类聚。谓聚众律以成其类,随犯而制之,故名七聚也。
  [一、波罗夷],梵语波罗夷,华言极恶。有三义:一者,退没,由犯此罪,道果无分,没溺恶道。二者,不共住,谓非但失道而已,不得于说戒羯磨僧中共住。三者,堕落,舍此身已,堕在阿鼻地狱也。(梵语羯磨,华言作法。梵语阿鼻,华言无间。)
  [二、僧残],残者,如人被斫,命虽未尽,而身已伤残也。谓若犯此罪,僧为作法忏除其过,故名僧残。
  [三、偷兰遮],梵语偷兰,华言大遮,即遮障善道,华梵兼称,故云偷兰遮,谓大障一切善根也。
  [四、波逸提],梵语波逸提,华言堕。谓犯此罪,死堕地狱也。
  [五、提舍尼],梵语提舍尼,华言向彼悔。僧祇律云:此罪应对众发露忏悔。是也。
  [六、突吉罗],梵语突吉罗,华言恶作恶说。谓身恶作、口恶说也。四分律本又名式叉迦罗尼,华言应当学。谓此罪微细难持,令其随学随守,是名应当学也。
  [七、恶说],恶说者,谓口好恶说,多诸论议也。即突吉罗中开出恶说,以成此七聚也。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七支    下一篇 七法不可避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