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百科  > 所属分类  >  三藏法数   
[0] 评论[0] 编辑

七随眠

目录

七随眠编辑本段


  ﹝亦名七使,出阿毗达磨毗婆沙论﹞
  烦恼妄惑依附不舍曰随,五情暗冥曰眠。以无明种子潜伏藏识,而能生起一切烦恼结业,故名随眠。又名七使者,使犹驱使也,由此妄惑,驱使心神,流转三界故也。(五情者,即眼耳鼻舌身之情也。藏识者,即第八识,能含藏一切善恶种子故也。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一、贪随眠],贪者,引取无厌也。谓此贪欲之惑,潜伏藏识,随附不舍,而为种子。能生一切贪染之欲,故名贪随眠。
  [二、嗔随眠],嗔者,忿怒不息也。谓此嗔恚之惑,潜伏藏识,随附不舍,而为种子,能起一切粗重忿怒,故名嗔随眠。
  [三、爱随眠],爱者,于顺情境上爱着不舍也。谓此爱惑种子,潜伏藏识,随附不舍,能生三界粗重爱欲,故名爱随眠。
  [四、慢随眠],慢者,恃己凌他也。谓慢惑种子,潜伏藏识,随附不舍,能生种种粗重憍慢,故名慢随眠。
  [五、无明随眠],无明者,无所明了也。谓此无明种子,潜伏藏识,随附不舍,能生种种粗重烦恼,故名无明随眠。
  [六、见随眠],见者,分别执取也。谓此分别妄惑种子,潜伏藏识,随附不舍,能生三界种种妄见,故名见随眠。
  [七、疑随眠],疑者,犹豫不决也。谓此疑惑种子,潜伏藏识,随附不舍,能生三界粗重疑惑,故名疑随眠。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七日轮出    下一篇 七周行慈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