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百科  > 所属分类  >  三藏法数   
[6] 评论[0] 编辑

七金山

目录

七金山编辑本段


  ﹝出翻译名义﹞
  七金山者,谓山皆有金色光明故也。七重环绕须弥山外,高广形量,次第减半;如须弥山高八万四千由旬,双持山止高四万二千由旬之类是也。(梵语由旬,华言限量,有三等不同,上八十里,中六十里,下四十里。)
  [一、双持山],双持山者,谓二山相倚也。又言持双者,文互用耳。此山高广各四万二千由旬。
  [二、持轴山],持轴山者。谓山峰上耸,形如车轴也,高广各二万一千由旬。
  [三、担木山],担木,树名,以山形似此树,故名担木。高广各一万五百由旬。
  [四、善见山],善见山者,谓见者称善也。高广各五千二百五十由旬。
  [五、马耳山],马耳山者,谓状如马耳也。高广各二千六百二十五由旬。
  [六、障碍山],障碍山者,谓此山有障碍神故,又名象鼻山,形如象鼻故也。高广各一千三百一十二由旬半。
  [七、持地山],持地山者,谓与地相持故,又名地持者,文互用耳,又名鱼觜山者,以海中有鱼觜尖,其山形如彼鱼故也。又名持边山者,以此山护持围绕内六山故也。高广各六百五十六由旬零。

附件列表


6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八音    下一篇 八不思议──大海八不思议喻涅槃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