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百科  > 所属分类  >  三藏法数   
[0] 评论[0] 编辑

十想

目录

十想编辑本段


  ﹝出大智度论﹞
  [一、无常想],想即观想,谓观诸众生及诸世界一切有为之法,迁流代谢,皆悉无常。作是想者,智慧相应,得断生灭,是名无常想。
  [二、苦想],谓观五阴之身,一切有为之法,常为诸苦之所逼迫。作是想者,智慧相应,得灭众苦,是名苦想。(五阴者,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也。)
  [三、无我想],谓观一切诸法毕竟空寂,皆无有我。作是想者,智慧相应,得灭我想,是名无我想。
  [四、食不净想],谓观诸饮食,皆从不净因缘而生;如肉从精血水道所生,实为脓虫住处;又如酥乳及酪,血所变成,与烂脓无异;厨人汗垢种种不洁。作是想者,智慧相应,断不净食,是名食不净想。
  [五、世间不可乐想],谓观世间一切色欲滋味、车乘服饰、宫室园苑皆是恶事,心生猒离,不可乐着。作是想者,智慧相应,得断贪乐,是名世间不可乐想。
  [六、死想],谓观此身,念念无常,刹那生灭,迁谢不停。作是想者,智慧相应,得灭死相,是名死想。(梵语刹那,华言一念。)
  [七、不净想],谓观此身,从烦恼业种为因,父母不净为缘,和合成就。内有三十六物,外则九窍常流,皆悉不净。作是想者,智慧相应,远尘离垢,是名不净想。(三十六物者,谓发毛爪齿、眵泪涎唾、屎尿垢汗、皮肤血肉、筋脉骨髓、肪膏脑膜、肝胆肠胃、脾肾心肺、生藏熟藏、赤痰白痰也。九窍者,两眼、两耳、鼻、口、大便、小便也。)
  [八、断想],谓观有余涅槃之相,断诸结使,得无漏道。作是想者,智慧相应,得断三毒,是名断想。(梵语涅槃,华言灭度。有余涅槃者,谓二乘之人,虽断见、思之惑,尚余色身未灭也。结即结缚,使即驱使,谓烦恼之缚,驱使众生入生死海也。无漏者,谓不漏落生死也。三毒者,贪毒、嗔毒、痴毒也。)
  [九、离想],谓观涅槃之相,远离烦恼,离结使缚。作是想者,智慧相应,得离爱欲,是名离想。
  [十、尽想],谓观无余涅槃之相,灭一切苦尽,诸结使一切烦恼不复更生。作是想者,智慧相应,得尽诸漏,是名尽想。(无余涅槃者,谓二乘人烦恼断尽,色身亦灭而无余也。)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十种善法──修十种善法如师子王    下一篇 十法──菩萨修十法见涅槃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