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学人
十八学人编辑本段
﹝出天台四教仪集注﹞
[一、初果向],初果,即须陀洹所证之果也。谓此人修学将入初果,虽未至本位,而已向于此果也。(梵语须陀洹,华言预流。)
[二、初果],初果者,谓此人断三界见惑尽,预入圣道法流,即证此果也。(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见惑者,谓意根对法尘而起分别也。)
[三、二果向],二果,即斯陀含所证之果也。谓此人修学将入二果,虽未至本位,而已向于此果也。(梵语斯陀含,华言一来。)
[四、二果],二果者,谓此人于欲界九品思惑中断前六品尽,即证此果也。(思惑者,谓眼等五根,对色等五尘而起贪爱也。)
[五、三果向],三果即阿那含所证之果也,谓此人修学将入三果,虽未至本位,而已向于此果也。(梵语阿那含,华言不来。)
[六、三果],三果者,谓此人于欲界九品思惑悉皆断尽,即证此果也。
[七、四果向],四果即阿罗汉所证之果也,谓此人修学,将入四果,虽未至本位,而已向于此果也。(梵语阿罗汉,华言无学。)
[八、随信行],随信行者,谓此人根钝,凭他所说起信修行,进趣于道也。
[九、随法行],随法行者,谓此人根利,自以智力,随法修行,进趣于道也。
[十、信解],信解者,谓此人根钝,而有信心,起发真解也。
[十一、见得],见得者,谓此人根利,若见于法,即能得理也。
[十二、家家],家家者,受生处不一也。谓此人于欲界九品思惑中,若断三四品,或于天中三二家受生,或于人中三二家受生,方得证第二斯陀含果也。
[十三、无间],无间者,谓此人断欲界思惑八品,但有一品未断而命终者,尚有一生间隔;若不命终,遂断一品余惑,则无生死间隔,而证第三阿那含果也。
[十四、中般],中即中阴,般即般涅槃也。谓此人于欲界死已,未到色界,即于中间阴身,显发圣道,而般涅槃也。(梵语般涅槃,华言灭度。)
[十五、生般],生般者,谓此人从欲界命终,生于色界,便般涅槃也。
[十六、有行般],有行般者,谓此人生色界已,更能加功用行,断欲界思惑俱尽,而般涅槃也。
[十七、无行般],无行般者,谓此人生色界已,不加功用行,自然断除欲界烦恼余之思惑,而般涅槃也。
[十八、上流般],流即流行之义。谓此人次第上行,色界诸天受生,而断欲界余之思惑,而般涅槃也。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