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百科  > 所属分类  >  中国佛教   
[0] 评论[0] 编辑

观无量寿佛经

目录

观无量寿佛经编辑本段


  《观无量寿佛经》,一卷,刘宋畺良耶舍译。是叙说观想阿弥陀佛极乐世界依正庄严修行往生法门的经典。

  此经古来称为《观无量寿佛经》(见《大周众经目录》卷三、《开元释教录》卷五、《贞元释教录》卷七、并智顗、吉藏的《疏释》等),又称为《无量寿观经》(见《历代三宝纪》卷十、《众经目录》卷一、《大唐内典录》卷四、《古今译经图记》卷三、善导的《观经疏》等),但一般则通称为《观无量寿经》(见《开元释教录》卷十九、《安乐集》卷上、慧远的《观经疏》、《乐邦文类》卷一等),或又简称为《观经》。是中国净土宗所依的三部经之一。

  此经的汉译是刘宋元嘉年中(424~442)畺良耶舍在建业(今南京)钟山道林精舍译出(见《高僧传》卷三《畺良耶舍传》、《法经录》和这以后诸录都沿用此说)。汉译现存只此一本。此外,《历代三宝纪》卷四和卷七,列举后汉和东晋两种失佚本,虽然不尽可信,但据《净土往生传》卷上《僧显传》说,"显得梵僧传译新经,经之文备以净土三事因愿泪九品往生次第",这似乎也说出东晋时已有此经的译本。又《出三藏记集》卷四《新集失佚经录》中也列有此经名。这也可为此经古时有失佚本的证明。又据《开元释教录》卷五说《宝唱录》载有刘宋时昙摩蜜多一译,这当是由于畺良耶舍和昙摩蜜多同时并居钟山各弘禅法因而误传之故,实际刘宋时只有畺良耶舍一种译本。

  此经的梵文原本早已佚失,藏文未有译本。近世新疆发现有维吾尔文译本,日本西本愿寺藏有此片断。英文译本有日本高楠顺次郎于1894年依据汉文刘宋译本译出的译本,收于《东方圣书》四十九卷中。

  此经的内容,是叙述王舍城内阿阇世太子,听信提婆达多的恶言,将其父频婆娑罗王幽闭于七重室内,欲令饿死;后来又将母幽闭于深宫,不令出外。这时韦提希忧愁憔悴,遥礼耆阇崛山向佛祈祷,佛和目犍连、阿难现身于王宫内,时韦提希愿欲往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佛即在宫内为她宣说三福、十六观的往生法门。韦提希闻佛说后,欢喜悟解,得无生忍。此中所说的三福、十六观,即是往生净土的修行方法。三福是:一、世福(孝亲、敬师、戒杀、修十善业),二、戒福(受持三皈、众戒并护威仪),三、行福(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诵大乘经并劝他行)。这三种福业,又称为净业正因,是往生净土的基本条件。十六观是:一、日想观(观日轮没处的西方净土),二、水想观(观水清彻结水,成琉璃地金刚宝幢珠绳台阁华幢等),三、地想观(依水想观成极乐国土庄严了了分明),四、宝树观(观极乐国土宝树殊胜庄严),五、宝池观(观宝树间八功德水宝池庄严),六、宝楼观(观宝池边宝楼阁天乐说法庄严),七、华座观(观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七宝莲花台座庄严),八、像观(粗想莲华上座阿弥陀佛并观音、势至两菩萨和极乐世界各种庄严),九、真身观(由像观转而正观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相好庄严),十、观音观(观阿弥佛左边的观世音菩萨身相庄严),十一、势至观(观阿弥陀佛右边的大势至菩萨身相庄严),十二、普观(观想自生极乐世界莲华上普观以上依正庄严),十三、杂想观(随顺阿弥陀佛及两菩萨或其首像庄严),十四、上辈生想观(观想上品上生,上其中生,上品下生三种往生的行相),十五、中辈生想观(观中品上生,中品中生,中品下生三种往生的行相),十六、下辈生想观(观下品上生,下品中生,下品下生三种往生的行相),并说明下下品五逆恶人还可以十念阿弥陀佛名号而得往生。这十六观中前七观是观佛的依报,次六观是观佛的正报,后三观是三辈九品往生行相。以上十六观法即是此经所明往生净土的观行。

  对于这十六观门,我国古来各家各有不同的解释,但以唐善导的疏解最为流行。据《观经玄义分》所说:古来诸师以为这十六观都是定善,善导则以观佛依、正的前后十三观是定善,观

三辈九品往生的后三观是散善。又古来诸师以为这十六观都是佛应韦提希请而说,善导则以前十三观定善是佛应韦提希的启请而说,后三观散善是佛无问自说。又后三观中三辈九品,古来诸师有认为上辈三品是约大乘贤圣,中辈三品是约二乘学人,下辈三品是约大乘始业凡夫;善导则认为都是约今时的善恶凡夫,欲令同沾九品生信乘愿往生而言。善导的这一解说,为后世净土法门所广泛宣扬。又对于此经的经文,古来诸师多以序、正宗、流通三分分科。善导则以此经分为王宫会和耆阇会两会,王宫一会又分序、正宗、得益、流通四分;耆阇会也分序、正宗、流通三分。又善导称此经"以观佛三昧为宗,又以念佛三昧为宗",这可说是对于此经的较为具体的总论。

  此经自从刘宋畺良耶舍译出以后,这一观念往生的法门便日见弘通。乃至隋、唐以来各宗著名的大师如慧远(地论宗),智顗(天台宗)、吉藏(三论宗)、善导(净土宗)、怀感(慈恩宗)、澄观(贤首宗)、元照(律宗)等都加以尊重奉持并广事疏讲。其中尤以善导的疏中,广泛发挥了此经的玄义。

  此经的重要注疏,现存有隋慧远的《义疏》二卷,智顗的《疏》一卷,吉藏的《义疏》一卷,唐善导的《疏》四卷,法聪的《记》一卷,宋元照的《义疏》三卷,戒度的《义疏正观记》三卷,《扶新论》一卷,知礼的《疏妙宗钞》六卷,《融心解》一卷,明传灯的《图颂》一卷,清续法的《直指疏》二卷,彭际清的《约论》一卷,杨仁山的《略论》一卷。

  现今佚传的有名的注疏,有唐道绰的《玄义》一卷,怀感的《玄义》二卷,《疏》二卷,璟兴的《疏》二卷,惠苑的《义记》一卷,澄观的《疏》一卷,宋智圆的《刊正记》二卷,《科》一卷,宋择英的《净土修证义》一卷,宋用钦的《白莲记》四卷等。

  此经古来在朝鲜、日本也颇流行,尤其在日本弘传很盛。有新罗义寂的《纲要》一卷,太贤的《古迹记》一卷(今佚),日本源空的《释》一卷,证空的《秘决集》二十卷,《疏观门要义钞》二十一卷,显定的《疏楷定记》三十六卷,良忠的《疏传通记》十五卷,又《略钞》八卷(以上均存)等。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八大菩萨曼荼罗经    下一篇 大日经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