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百科  > 所属分类  >  中国佛教   
[0] 评论[0] 编辑

杂阿毗昙心论

目录

杂阿毗昙心论编辑本段


  《杂阿毗昙心论》,简称《杂心论》,十一卷,尊者法救造。刘宋时代天竺三藏僧伽跋摩于元嘉十二年(435)译出,由宝云传语,慧观笔受。在此译之前,已经译过两次:一是东晋安帝义熙末(417~418),法显与迦维罗卫禅师觉贤共译,十三卷。另一是刘宋文帝元嘉三年(426)西域沙门伊叶波罗先译出九品半,后至元嘉八年(431)更由罽宾三藏求那跋摩补译成足本十一品,并加校定,亦十三卷。这两种译本早已散佚(见《出三藏记集》卷二)。

  本论的作者法救,据玄奘所传,系北印犍陀罗国人,本论即在其国的布色羯伐底城附近制作的(见《大唐西域记》卷二)。法救的年代不详。但公元394年生于中印的功德贤,即因读本论惊悟而出家(见《高僧传》卷三),可见本论于公元四世纪末已从犍陀罗流传至中印一带,作者法救至迟也应为公元四世纪中之人。

  本论为补注法胜《阿毗昙心论》颂本之作。在论文的序颂和译者的附注里,说到《心论》的法胜自作的长行释太略,优婆扇多释稍广(八千颂,汉译本《阿毗昙心论经》,六卷),又有一师释本极广(一万二千颂)。还有和修槃头释本,文虽不多(六千颂),但意旨玄旷,难可了知,通称无依虚空论,这些都不合理想。因此本论之作,斟酌处中,并以集有部教义大成的《大毗婆沙论》中义理补充原论。
  这样,它对于《心论》的内容既有所充实(《心论》原系颂文体裁,凡二百五十颂,本论增其本颂为六百颂,再加长行注解),也有所订正,遂成为《心论》注释中最成功、最流行的一种。

  本论首尾有序颂和结颂,本文分十一品,即界、行、业、使、贤圣、智、定、修多罗、杂、择及论品。在此十一品中,唯第十《择品》为作者增加,其余一承《心论》原式。它的结构是其初七品取材《阿毗昙经》九分中正宗七分,而依四谛次第,提要解释。即《界》、《行》二品解释苦谛,《业》、《使》二品解集谛,《贤圣品》解灭谛,《智》、《定》二品解道谛。其次取材于《阿毗昙经》首尾二分,而依三毗昙门通说为《修多罗品》。又次《杂品》抉择各品未了之义,《择品》更广加简别,以建立有部一宗之说;最后《论品》显示论议的方隅,而为结束(见《出三藏记集》卷十,焦镜《后出杂心序》,又吕澂《阿毗昙心论讲要》)。

  各品的主要内容如次:第一《界品》,以蕴、处、界三科概论一切法,先总辨各法的自相、共相、有漏、无漏等,再详说诸法及其相互的关系。次以可见不可见、三性、有无对、界系等等诸门分别各法。最后总明诸法各有自性,而举法界、意处、色蕴三者摄一切法。第二《行品》,说有为法(即行)非单独发生作用,乃由众缘之力而有生灭变化。先区分诸法为色法、心法、心相应行法及心不相应行法,说明其俱起缘生之相;次分别缘法有六因、四缘而说明其作用及范围,附说名(概念)色(物质)和时(时间)的最小单位,以及有情(生物)的色身、寿量等;最后归结到有为法互相依待而起,故谓其由造作(即缘生)而为行。以上二品,直说构成有情和世间的诸法由缘生而有自性的共同法相,相当于四谛的苦谛(按:焦镜《后出杂心序》则谓:《界品》直说法相以拟苦谛,《行》、《业》、《使》三品多说生死之本以拟集谛)。第三《业品》,说有情生死流转之因。先指出前说界、行诸法之于种种世间界趣生起,都由业的划分布置。次即分析业的种类和性质,业的成就和失坏,业的差别和业果;后释三业中身、口二业果所造色法,其能造大种所属界地等疑难及三业中意业力用最大等义。第四《使品》("使"即"随眠"),说使业发生作用的烦恼总有七种(欲贪、有贪、瞋、痴、慢、疑、见),它们与心相应,有如使者之随主人不离,故得七使之名。本品依修道的方便立说,从行相、界系、部类之不同上,开七使为九十八使,先说明其自性、所缘及相应,次明四种断义及由断而得的

九种遍知;后以四义说明使之与心相应作结。以上二品多论生死流转的本源,相当于四谛的集谛。第五《贤圣品》,此就能实现断有漏法者离系的各个阶段,以说明烦恼消灭了的境界。先说正精进、善方便、正智三种修行方便。
  次依人分别,就资粮、加行等五道说四果、四向、二十普贤圣的各阶段。次依法分别,就未知、已知、当知三无漏根以明利根、钝根得果的不同。后结明渐修现观、顿得修果及三种渐次无间之义。此品明断结证灭之义,相当于四谛的灭谛。第六《智品》,先明智的自性在于能审观四谛实相。次说智的种类差别,以世间有漏智、法智、类智三智包括四谛智等十智,又从十智观四谛十六行相上或具缘或不具缘以明三智相互的异同。次说诸智的修习成就,依见道、修道、无学三位分别,附说智、见、忍的不同及诸智互缘之义。后明智所生功德。第七《定品》,先说定为智依之所以,次说定的种类,以四禅、四等至摄一切三昧,而于四禅及其构成的各支解说特详。次说依定而起的六通、四无量、十遍处、八胜处、八解脱、十智等,次说定的成就及其因缘,又成就诸圣共同的功德及十四变化心等,这些都显示声闻乘的实践。以上二品多说趋入无漏的方法,相当于四谛的道谛。第八《修多罗品》,分别《阿毗昙经·戒施设分》,说施、戒、修名义,原来经数不详。又分别《阿毗昙经·法蕴分》,说三界、七识住、九众生居,及至二十二根等义,共二十一经。后依识、智、使三毗昙门为之通释,而归著于界、谛等建立。第九《杂品》,对以前诸品所说未尽之义,重加抉择。《心论》原来抉择心法、有为行法、有为染净、不相应行、三无为等等共三十一义,其中初五义抉择《界品》,次五义抉择《行品》,次六义抉择《使品》,次六义抉择《智品》,以下则就各种契经泛说其义。今复增加修行诸业障、五种事、四种果、三种神足等等二十二义,亦对以前各其中所说有所抉择。第十《择品》,广加抉择重要义理。基本上以《契经品》未详之义为主,而前诸其中有须广解的,也附见于此。凡抉择法轮、梵轮、八支成就近住律仪等等四十二义。有部一家的主张,如阿罗汉有退失义、有中阴义、三世有义、四谛渐次现观义、佛不在僧数义等,皆在此品特别提了出来。所以这一已是本论作者集中显示他如何运用《大毗婆沙论》已成熟的说法来订正和充实法胜《心论》。象本论用烦恼随增为有漏的解释,来纠正《心论》说生烦恼为有漏会滥及灭道二谛之过失,即在本品之末自叙出来,以为发凡。又如《心论》成立一切法有,但于三世之实有未能详言,此品特加补充,兼叙世友等四大家解释三世说等等,皆是其例。最后第十一《论品》,主要在提示论议实例,兼有取以前诸品义理作应用上的考验之意,所谓"当略说诸论,令智者欣乐"。《心论》原提十问,本论复增加十六问,共举二十六个实例。此中如原提律仪非律仪、四果进退,以及补提的无漏见不见何种无漏、何法得有漏边境等问,或都系当时争论所集中的问题。

  本论所释的《心论》,挈毗昙之要领,撷论议之精华,为北印有部中犍陀罗师所推崇的一部书,在学说上原与有部正宗的迦湿弥罗的婆沙师义有出入。法救取《婆沙》之说为补充而撰成本论,当然含有调和两方异说的用意。不过本论的基本精神,在概括《阿毗昙经》的心要,偏于尊经轻论;而其依四谛组织经义,以业、惑为集谛,定、慧为道谛,都异于毗昙旧师所说,反而与新兴的经部主张相近。因此,后来世亲不满于《婆沙》而意朋经部,即取本论颂文增损改组而成《俱舍论》。以其文辞优美,结构玲珑,而获得聪明论的盛誉。本论由此失去光彩,终至失传。但从毗昙学说发展的历史观之,本论承先启后之功,固不可没。

  本论在印度曾盛行一时,来华诸师亦相继传译,从东晋末叶到刘宋元嘉中叶的三十年间(405~435),先后即有三译,现存的为僧伽跋摩译本,因跋摩善解三藏,尤精本论(见《梁高僧传》卷三),故所译最胜。即以此故,传习甚广,因而有毗昙师的形成。盖在真谛、玄奘之前,一般讲有部毗昙的莫不以本论为主要典籍,而视为有部毗昙的总结之籍。其以讲习本论著名的毗昙师,见于梁、唐《高僧传》(《梁僧传》卷七、八,《唐僧传》卷五、十、十一、十四、十五)的约二十余家,实际当不止此,可见其弘播中曾起过主导作用。梁、陈以后,《地论》、《摄论》之学盛行,讲习本论的渐少。到了唐代玄奘传译大量有部论书及《俱舍论》以后,遂无人注意本论了。

  本论的注解,旧有刘宋慧通《义疏》,高齐智林《记》,梁智藏《义疏》,隋靖嵩《疏》五卷,志念《疏》九卷,唐道基《玄章》及《钞》八卷,慧休《玄章钞疏》等,现在都已佚失。只有慧远所撰《大乘义章》中摘举其要点而已。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菩萨本生鬘论    下一篇 入菩萨行论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