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百科  > 所属分类  >  中国佛教   
[0] 评论[0] 编辑

金胎两部

目录

金胎两部编辑本段


  一、名称的总解

  “金胎两部”,是“金刚界曼荼罗”和“胎藏界曼荼罗”两部曼荼罗合起来的简称。“部”是“部门”、“部族”、“部类”的意思。金胎两部说明毗卢遮那如来的“理”、“智”两德,说明理德的一部分称为“胎藏界曼荼罗”,说明智德的一部分称为“金刚界曼荼罗”。如来的理智两德幽深玄远,不容易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现在假借采绘丹青的图画、形像来开示诱导一般初学的人,使他们从这些图画形像的标帜里面觉悟到自己本有的理(身)智(心)两部功德,所以金胎两部又称色心两部或理智两部。理是本有,属因位;智是修生,属果位,故又称因果两部。胎藏为发心之始,包含万行,如东方为生长万物之首;金刚为证得之位,显现万德,如西方成熟万物之终,故又称东西两部。

  这两部曼荼罗也把真言宗两部大经《大日经》、《金刚顶经》的思想内容,用图像表达出来。它网罗宇宙万象,包括十界圣凡,上下尊卑,染净邪正,兼收并蓄,可说是一幅宇宙法界的缩影,作为真言修行者的信仰和观念的对象。真言宗就在这两幅画上表现出胜过其他各宗的特色。

  真言宗的修学分为“教相”、“事相”两门,教相是文字理论,事相是仪轨修法。如果只研教相,不习事相,对于庄严诸尊的法身就不能有亲切的体会;只重事相,不通教相,对于仪轨修法就往往攒入婆罗门的窠臼。所以两幅画像是真言宗事相的一个重要图记,必须结合着教相来理解它。《大日经疏》说:“凡秘密教中,皆记因缘事相喻以深旨。”因此,这两幅画在真言宗的人看来,是十分重要的。如果仅仅当作是多神的聚会,认为是多神教的表记,那是很外行的看法。

  二、金刚世曼荼罗

  (一)金刚界曼荼罗的意义。金刚界曼荼罗是九会曼荼罗(九种曼荼罗的集合)的通称,因为“会”字的意思就是从曼荼罗译成的,依初会《金刚顶经》,这九种曼荼罗各有名称,但都是金刚界曼荼罗的组成部分,所以总称金刚界曼荼罗,至于金刚界曼荼罗这一名称的由来,如施护的三十卷《教王经》说:“复次我今当渲说,最上广大曼荼罗,其相犹如金刚界,是故名为金刚界。”因为金刚界曼荼罗是金刚界的大日如来最初为金刚手、观音等十地菩萨在阿迦尼吒天宫(色究竟天)所示现的。但是为了摄取此会所遗漏的根机,所以下降到须弥顶重为示现,现在所图绘的金刚界曼荼罗就是描写当时集会的情况。其构造完全等于色究竟天和须弥顶的式样,因此这一幅图画的曼荼罗也称金刚界曼荼罗,所以说:“其相犹如金刚界,是故名为金刚界。”

  金刚界曼荼罗也是佛菩萨在阿迦尼吒天宫和须弥顶集会的场所,金刚界就是大日如来,因为是依金刚坚固的智的“成分”所成立的,所以名金刚界如来;对胎藏界大日如来的“理界如来”,又可称“智界如来”。西藏的什迦弥怛罗解释说:“由一切如来身口意金刚本斦所完成故,名曰金刚界如来。”《秘藏记》说:“金刚者智,界者是身,持金刚者之身,身即聚集义也,言一身聚集无量身。”就是由无量无边的金刚智体所成的身子称为金刚界如来。

  (二)金刚界曼荼罗的组织。金刚界曼荼罗是根据密教两部根本经典之一的《金刚顶经》所图绘的,《金刚顶经》有十八会、十万颂。不空三藏仅仅译了初会中的一部分,即《金刚界大曼荼罗广大仪轨》中的一品《金刚界品》就去世了,到了宋朝施护法师译出三十卷《教王经》,才是初会的全经。他又译出七卷《最上秘密大教王经》,是第十五会;法贤三藏译出七卷《最上根本大教王经》,是第六会。

  普通所称金刚界九会曼荼罗,不是指全经十八会中的九会,而是初会经里面有四大品(1.《金刚界品》,2.《降三世品》,3.《遍调伏品》,4.《一切义成就品》),《金刚界品》说六种曼荼罗(1.金刚界曼荼罗,2.金刚秘密曼荼罗,3.金刚微妙曼荼罗,4.金刚事业曼荼罗,5

.最上四印曼荼罗,6.最上萨埵曼荼罗),其中第六开为两种(一印会、理趣会),成了七种;再加《降三世品》的二种曼荼罗,就成了金刚界九会曼荼罗,其现图的方位如下……

┌──────┬───────┬────────┐
│五5│四6│三7│
│四印会│一印会│理趣会│
││││
├──────┼───────┼────────┤
│六4│九1│二8│
│供养会│成身会│降三世会│
││││
├──────┼───────┼────────┤
│七3│八2│一9│
│微细会│三昧耶会│降三世三昧耶会│
││││
└──────┴───────┴────────┘

  九会的名称本来应依照经上所说,但为了讲说方便,后人便立了图上这些简单的名称。名称虽说有九会,但总的组织只是一个金刚界曼荼罗;而金刚界曼荼罗主要又只是一个“成身会”,成身会是说明佛果行相的。图里面的阿拉伯数字和中国数字,分别表明从因向果的上转门和从果向因的下转门两个方向。如果众生从因向果,则先从(一)降三世三昧耶会渐次上升到(九)成身会;如果佛从本垂迹,则从(1)成身会次第转入到(9)降三世三昧耶会。

  中央的成身会又叫羯磨会,也就是经上所说的六种曼荼罗当中第一金刚界曼荼罗,是金刚界九会曼荼罗的根本,属于四种曼荼罗中的大曼荼罗。真言行者观想这里面所画的尊容而成就自身的佛果,所以叫成身会。又此会所表示的是诸尊的威仪事业,所以又叫羯磨会。

  成身会的组织是:中央画大金刚轮,表示五佛所住的楼阁。四方四佛的两侧有金刚杵隔着,表示楼阁的八柱。这八柱所庄严的内面有五个月轮,表五佛的解脱地,称为五解脱轮。五解脱轮中又各有五个月轮,每一月轮中有莲花,表本有无量功德。在这些莲花上住有五佛、四波罗蜜、十六尊等。而支持这一宝楼阁的则依地、水、火、风四大天神之力,实际上应该是五大,但以空大无碍,所以只有四轮。

  第二重画贤劫千佛等,集于宝楼阁的廊庑。最外一重名外金刚部,乃护世诸天的首领——二十天——所居之地。诸尊的数目总有一千零六十一尊,但普通只说明重要的三十七尊。

  成身会的图位如下:(包括五佛、四波罗蜜、十六大菩萨、八供、四摄、贤劫千佛、四大神、外金刚部二十天)。


  此楼阁中央法界体性智大日如来,由四智流出四方四佛,大圆镜智现东方阿閦佛,平等性智现南方宝生佛,妙观察智现西方弥陀佛,成所作智现北方不空成就佛。此四佛又流出每方的四亲近——十六大菩萨,——称曰“慧门十六尊”(男形曰慧门)。同时,四方四佛为供养中央大日如来,故于大日如来四方现出四波罗蜜女菩萨围绕,表示四智摄归总体。大日如来为酧答四佛的供养,又于四方四佛之侧,现出嬉、鬘、歌、舞四天女,表示心王翼赞四智。四佛更欲酧答大日,故于第二重四隅示现香、花、灯、涂四天女,表四智胜妙精进。大日如来为增加威光,又于四方四门示现钩、索、鏁、铃四摄天女,表摄召一切众生。此四摄、八供及四波罗蜜,称为“定门十六尊”(女形曰定门)。定慧各十六尊、加五佛,共称三十七尊,此三十七尊,本为金刚界如来一法界身所现,所以相互供养者,表示佛作佛业,所以称羯磨会。

  这些形像,无非是为了把抽象的、无相的智慧法门,使它具体化、象征化而已,因为密教的瑜伽,是以心的统一为根本条件的,心的统一,必须修无相观,无相观极难入手,故假有相观为方便。所以《大日经疏》第四说:“为使初心行业者,措心有地,所作不空……若一切有为之法,皆悉住于实相,岂得如彼痴人,或欲逃避虚空,或欲贪着虚空乎?”所以将清净法界、四智等都给以拟人化。从这些色身、手印、衣服,庄严等上面,体现出无相法身的性质,譬如中央毗卢遮那佛的身子是白色,就表示法界的自性清净;莲花座表本有万行功德的集聚,所有一切事

相仪轨,都要这样理解,是最要紧的。

  其次,第二三昧耶会,三昧耶会在九会的东方,属于四种曼陀罗中的三昧耶曼荼罗,是画着塔、杵、珠、刀、剑器杖等标帜,代表成身会的尊形。这种种标帜都是各尊自证化他的本誓相状,所以称为“三昧耶形”。使众生一见到塔就知道是大日如来的表号,看到莲花知道是弥陀的标帜。

  第三微细会,在东南方,属于四种曼荼罗中的法曼荼罗,其图大抵同于成身会,不过各尊都画在“三股杵”里面,表示住于微细智中。

  第四供养会,在南方,属羯摩曼荼罗,因诸尊各各表现供养承事的仪式,所以叫供养会。

  第五四印会,在西南方,综合上面四种曼荼罗使不相离,所以叫四印会。

  第六一印会,在上方正中央,表示大日如来独一法身,四曼会归一实之义。以上六种曼荼罗,在佛的三轮业用中属于“自性轮身”的曼荼罗。

  第七理趣会,在左上方,以总摄五智之金刚萨埵为主,属于以正法化人的“正法轮身”曼荼罗。

  第八降三世会,在左方中央,以诸尊皆现忿怒的“降三世明王”之身,表示降伏四魔及三毒。

  第九降三世三昧耶会,在左下方,大意与降三世会同,但此会则是画降三世的三昧耶形,这两会都是大日心中的金刚萨埵所现的“教令轮身”,受佛教令,为调伏刚强难化的大自在天(即根本无明)等,以大悲心,现忿怒相。

  (三)金刚界曼荼罗的部类。金刚界曼荼罗是始觉上转的法门,转因位九识成果上五智,所以建立五部。中央法界体性智以大日为主,属于“佛部”;南方平等性智,以宝生为主,属“宝部”;西方妙观察智,以弥陀为主,属“莲花部”;北方成所作智,以不空成就为主,属“羯磨部”;东方大圆镜智,以阿閦为主,属“金刚部”。依着因果顺序说:则第一莲花部是众生本有清净菩提心,在生死泥中不染,犹如莲花出在污泥,故名莲花部。第二金刚部是众生在自心之理的处所,同时又具有坚固不坏的智慧、能破烦恼,犹如金刚不坏,能坏一切。第三佛部上面的理智二德,在凡夫时作用未显,入佛果后理智显现,觉道圆成,故名佛部。第四宝部在佛的万德圆满中,福聚无边,故名宝部。第五羯磨部佛为众生成办一切慈悲事业,故名羯磨部。此中第一、第二为在缠之因德,第三是理智具足出缠的果位,第四、第五是从佛部中开出来的,从佛的自证圆满开为宝部,从佛的化他事业开为羯磨部。

  三、胎藏界曼荼罗

  (一)胎藏界曼荼罗的意义。胎藏界曼荼罗的具足名称是“大悲胎藏生曼荼罗”,它是根据密教根本经典之一的《大日经》所图绘的。梵语“蘖喇婆”译为“胎藏”,有“胞胎胎藏”,“莲花胎藏”之分。《大疏》第三解释说:“今且约胎藏为喻,行者初发一切智心,如父母和合因缘,识种子初托胎中,尔时渐次增长……乃至始诞育时,诸根百体,皆悉具备,始于父母种姓中生。犹如依真言门学大悲万行,净心显现。……又此婴童,渐具人法,习诸伎艺,施行事业,犹如于净心中发起方便,随缘利物,故名大悲胎藏生也。……今以莲花喻此曼荼罗义。如莲花种子在坚壳之中,枝叶花条之性,已宛然具足,犹如世间种子心(初发的菩提心)从此渐次增长,乃至初生花苞时,莲台果实隐于叶藏之内,如出世间心尚在蕴中(大悲胎藏)又由此叶藏所包,不为风雨众缘之所伤坏。净色须蕊日夜滋荣,犹如大悲胎藏,既成就已,于日光中显照开敷,如方便满足。”又卷五说:“如上所说:菩提心为因,大悲为根,方便为究竟者,即是心实相花台,大悲胎藏开敷,以大悲方便现作三重普门眷属,以是义故名为大悲胎藏生曼荼罗也。”西藏译的《大日经》把“蘖喇婆”译作“本质”,藏译《大日经》(北京版《秘密经》第十卷上)的“具缘起”说:“秘密主,复次广大曼荼罗悉能救济无边有情界,故名大悲本质生。”佛陀瞿呬耶的疏(北京版本续解前六十五函上、五九)里面

解释说,“大悲本所生者,此曼陀罗从大悲生,世尊得一切智智后,以大悲力,出生身等无尽庄严曼荼罗、故云从大悲生,本所者,是生之根源,彼大悲者,是此曼荼罗生之所依;或从此曼荼罗出生大悲,是则从曼荼罗门出生如来大悲功德等,令得一切智智故。”这就是说:大悲胎藏曼荼罗是从佛的大悲愿力,为化益众生现种种身,为种种有情说种种法,适应种种众生的根性欲望开示种种本誓的心,以此身口意三无尽庄严藏为对境而图绘的形像,就叫大悲胎藏生曼荼罗。

  这一解释,是从佛摄化众生的“向下门”说的,如果从众生“向上门”的进取来解释,则是一切众生观见此曼荼罗,依之修行,能开悟自心的大悲菩提,所以叫“大悲本所生”。因此大悲本所生曼荼罗,一方面是象征从佛的大悲功德所发生的三无尽庄严藏的活动;一方面是在行者的心中体现出佛的大悲三无尽庄严藏,所以叫曼荼罗。

  (二)胎藏界曼荼罗的组织。胎藏界曼荼罗是根据《大日经》而图绘的,《大日经》的中心教义,就是“菩提心为因,大悲为根,方便为究竟”三句。因此胎藏界曼荼罗的组织也就是标志这三句的意旨,而绘出三重现图的曼荼罗。

  胎藏界曼荼罗的图位,说法极不一致,普通说有三种不同。1.经疏曼荼罗,即《大日经》和疏中所说的图位。《大日经·具缘起》所说的属于“大曼荼罗”,表示身无尽庄严藏;《转字轮品》所说的属于“法曼荼罗”,表语无尽庄严藏;《秘密曼荼罗品》所说的属于“三昧耶曼荼罗”,表意无尽庄严藏,这三种中,以《具缘起》所说的大曼荼罗为图位的基本依据。2.阿阇黎所传曼荼罗,是善无畏三藏在他所著的两部仪轨,《摄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入莲花胎藏海会悲生曼荼罗广大念诵仪轨方便会》(简称《摄大轨》)和《大毗卢遮那经广大仪轨》(简称《广大轨》)中所说的图位。3.现图曼荼罗,即现行流布的图画曼荼罗中的位次,如下图示。




  ┌────────────────────┬──┐
  │││
  │┌──┬────────┬──┐││
  │││7文殊院│││12│
  │├──┼────────┼──┤││
  │││6释迦院││││
  ││9├──┬─────┤│8│外│
  │││4│2遍知院│5│││
  ││地│├─────┤金│除│金│
  │││观│1││││
  ││藏││中台│刚│盖│刚│
北│││音│八叶院││││南
  ││院│││手│障│部│
  │││院├─────┤│││
  ││││3持明院│院│院│院│
  ││├──┴───┴─┤│││
  │││10虚空藏院││││
  │├──┼────────┼──┤││
  │││11苏悉地院││││
  │└──┴────────┴──┘││
  │││
  └────────────────────┴──┘
13四大护院,不绘一形像故实际不止十二院

西

  中台第一重,八叶莲花表菩提心德。胎藏界以莲花表心,是八瓣肉团心,梵语“汗栗驮”译云“肉团心”,即物所的心脏,通有情及非情,其状如莲花合而未开,佛心则如开敷莲花。金刚界以月轮表心,是斦多心,梵语“斦多”译曰“虑知”,限于有情。今此中台八叶院是使行者在自心中观八叶九尊之德,开发自己本有的菩提心,所以表菩提心德,第二重表大悲德,第三重表摄化方便德,《大疏》第三解释说:“从佛菩提自证之德现八叶中胎藏身,从金刚密印现第一重金刚手等诸内眷属,从大悲万行现第二重摩诃萨埵诸大眷属,从普门方便现第三重一切众生喜见随类之身。若以轮王灌顶方之,则第三重如万国君长,第二重如朝廷百揆,第一重如宗枝内弼,中台如垂拱之君,故花台常智为大曼荼罗王也。若自本垂迹,则从中台一一门各流出第一重种种门,从第一重一一门各流出第二重种种门,从第二重一一门各流出第三重种种门

,若行因至果,则第三重之所引摄成就能通第二重,第二重之所引摄成就能通第一重,第一重之所引摄成就能见中胎藏。”这三重曼荼罗分作十三大院(实际止十二院)。中央的八叶院画八叶莲花,最中央的莲台上是大日如来;八叶上面画四佛、四菩萨,表示大日如来的四智四行,总称八叶九尊,为毗卢遮那全体,又为胎藏界曼荼罗的根本总体。《大疏》第四说明四佛的意义是:“东方宝幢佛是菩提心义,菩提心犹如大将幢旗,如来万行亦以一切智愿为幢旗。南方开敷花王佛是大悲万行开敷义。北方天鼓雷音佛是如来涅槃说法智,不同二乘涅槃永寂,故以天鼓为喻。西方无量寿佛,是如来方便智,以众生界无尽故,大悲方便亦无尽,故名无量寿。”又卷二十说明花台四隅四菩萨的意义是:“东南普贤是菩提心,若无此妙因,终不能至大果,故最初得名。西南文殊是大智慧,断无始无明之根。虽有菩提心而无慧行,即不能成果,故次明之。西北弥勒是大悲,若慧而无悲,则方便不具不得菩提,故次说也。东北观音即是行愿成满,若未成果时观之,此则差次浅深,今以如来平等慧观,从因至果但是如来一身一智行耳,是故八叶皆是大日如来一体也。”

  围绕着前后左右的十二院是由总体所具的无量差别智所现。如上方的遍知院,中央画三角形的“遍知印”,又名一切如来智印,象征大圆镜智一切遍知的功德。中台北方的观音院以观自在为主尊,又称莲花部院,相当于妙观察智,表示如来的大悲下化。南方的金刚手院以金刚萨埵为主尊,又称萨埵院,相当于成所作智,表示大智上求。下方持明院画五大尊忿怒明王,是大日如来所现的教令轮身,称为持明使者,所以叫持明院,又称五大院,相当于平等性智,表示净除自他的烦恼入于平等实相,象征折伏摄受二德。

  以上是第一重受用身的曼荼罗。第二重上方的释迦院以变化身的释迦牟尼为主尊,表示方便摄化德。上方第三重文殊院。这里面的文殊院,除盖障院,地藏院,虚空藏院,苏悉地院等五院,是为了开发中台大日如来三无尽庄严藏的实相而证悟向上的菩萨大眷属曼荼罗。文殊院居东方,表示开悟实相的般若妙慧。左方第二重除盖障院以除盖障菩萨为主,从金刚手菩萨的大智慧门,除一切众生烦恼、所知盖障,而悟入三无尽庄严藏的实相。右方第二重地藏院以地藏菩萨为主,这是得了除盖障功德的结果,不但有耐怨害、安受苦、谛察法的三种忍,而且从观音的大悲门争取到最苦的恶道里面去,解救一切众生的苦难,譬如大地载负万物不以为劳,反能出生万物,所以名为地藏。

  下方第二重虚空藏院在持明院之西,以虚空藏菩萨为主,这是得了地藏耐苦功德的结果,譬如虚空无有障碍,又如虚空包含万德,满一切众生愿。下方第三重苏悉地院,此院实际就是虚空藏院里面的第三列位次,经轨不另开一院,但因上方有释迦、文殊二院,下方不能不别开一院,取得画面上的相称,所以用虚空藏院的苏悉地羯罗菩萨为主,表示二利成就之德。最外一重外金刚部院,在外围四方画着诸天、药叉、人、非人、七曜、十二宫、二十八宿等,表示随类应化凡圣不二之理。此院包括极广,凡一切经典中所说的诸天神等,乃至世人所信奉的外道五通仙围陀事火之类、都可列入。《大疏》第六说:“凡此等诸尊若余经中具说形相者,亦可依彼画入曼荼罗中,……其山海河池、林树谷药、城邑道路等神,各以本名为标帜相,山神坐山、河神在河、其树药等或手执持,或依其上,当以类推之,华严经中有足行神、身众神……亦可依次列之……当知毗卢遮那普门身中杂类鬼神傍生等,图中无别名相者,多在其中,所摄极广也。”

  (三)胎藏界曼荼罗的部族。胎藏界曼荼罗十二院,总数四百十四尊,从它的部族分类来说,有三个部类——佛部、莲花部、金刚部。这三个部类表示胎藏界为本觉下转的化他门,所以就大日如

来的大定、大悲、大智三德而分三部。佛部是佛果上理智具足之尊,即中台八叶院及上下诸院,属大定德。莲花部是如来大悲三昧,能滋荣万善,故比作莲花,即右方观音院、地藏院等,属大悲德。金刚部是佛的智慧力用,能摧破惑业苦三障,故比作金刚,即左方金刚手院,除盖障院等,属大智德。这三德在表现上虽然有三部,实际是互具不离的。如《大疏》第五说:“大凡此第一重上方(遍知院)是佛身众德庄严;下方(持明院)是佛持明使者,皆名如来部门,右方(观音院)是如来大悲三昧,能滋荣万善,故名莲花部,左方(金刚手院)是如来大慧力用,能摧破三障,故名金刚部也。”佛陀瞿呬耶的《大日经广释》说:“佛部从大圆镜智和平等性智发生是大定德,莲花部从妙观察智发生是大悲德,金刚部从成所作智发生是大智德。”如果配四种法身,则中台八叶名自性身,三部眷属是自受用身,第二重的诸大心众生是他受用身,第三重的释迦佛等是变化身,九界眷属为等流身。

  四、两部互具不二

  为了表示色心二法、理智二门,所以分为金胎两部。胎藏以莲花为体,即表众生八叶肉团心,在此处建立坛场,故曰胎藏界。金刚界以五股金刚杵为体,五股金刚杵表五智,即大日如来的三昧耶形,在五股金刚杵上建立坛场,故曰金刚界。

  胎藏界从众生烦恼欲处起,金刚界从佛果智上起。因此,胎藏为生界本有,属理,故诸尊住在莲花内的月轮中。莲花表理,月轮表智,智住理内,表示不二。金刚界为佛界修生,属智,故诸尊住在月轮内莲花中。理住智内,也是不二。因此金胎两部是色心理智互具不二的,为了说明的便利,所以分成两部。
  (持 松)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五会念佛    下一篇 法界缘起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