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百科  > 所属分类  >  中国佛教   
[0] 评论[0] 编辑

神灭与神不灭之争

目录

神灭与神不灭之争编辑本段


  Shengmeiyushengbumeizhizheng

  中国佛教史事。人的形体死亡之后,精神消失还是继续存在,即“神灭”还是“神不灭”,本是先秦以来讨论关于形体与精神关系问题的一个主要论题。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它与佛教的三世轮回、因果报应以及法身、佛性等义有一定的关联。范晔《后汉书·西域传论》谓佛教“精灵起灭,因报相寻”的说法,“通人多惑”,僧的《弘明集》也说,世人“疑人死神灭,无有三世”。为此,信佛者与排佛者(包括一般无神论者)对此曾进行了长期的争论。

  东汉末年出现的《牟子理惑论》就已有这方面的记载。当时有人对投生转世表示怀疑,说:“佛道言人死,当复更生。仆不信此言之审也。”牟子的回答是:“魂神固不灭矣,但身自朽烂耳。身譬如五谷之根叶,魂神如五谷之种实,根叶生必当死,种实岂有终亡?”

  东晋慧远《沙门不敬王者论·形尽神不灭》中,专论形体与精神间的关系。他针对“神之处形,犹火之在木,其生必存,其毁必灭。形离则神散而罔寄,木朽则火寂而靡托”的论旨进行答辩。认为精神是“精极而为灵者”,即使是有“上智”的人,也不能定其体状,穷其幽致。它本身不是物,故“物化而不灭”,“情有会物之道,神有冥移之功”。所谓“冥移”,实质上就是指精神能从“前形”转移到“后形”,从今世的有情个体转移到下世的有情个体上去。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陈那    下一篇 上座部七部论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