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论
肇论编辑本段
Zhaolun
中国佛教论书。1卷。后秦僧肇著。僧肇在世时曾撰佛教论文数篇,阐述般若义旨。南朝梁、陈之间,经人汇编成集,名曰《肇论》。
内容 《肇论》取老庄之语命意遣词,文笔优美,结构严整,深寓哲理。问世以来,义学沙门玩味品析,视为名作。
①《宗本义》。其文体似名相通释,与他篇相异,故近代有人视为伪托。但陈小招提寺慧达著《肇论序》曰:“通序长安释僧肇法师所作《宗本》、《物不迁》等四论。”则知在编集之时已加入此篇。其内容阐述本无、实相、法性、性空、缘会等名相虽异,义理实一的道理。认为只有把“性空”看作是“诸法实相”,才是“正观”。
②《物不迁论》。此论主要针对“生死交谢,寒暑迭迁,有物流动”的“常情”,即把万物看作是迁徙变易,不断变化的朴素实在的观点而作。僧肇根据《般若波罗蜜多经》、《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大品)般若经》以及《大智度论》和《中论》有关“法无去来,无动转者”的说法,认为事物本无“来”,亦无“去”,表面上看事物在运动,实际上并没有运动。僧肇既反对万物皆在运动的见解,又反对万物都处静止的说法,而主张“动静未始异”,即动即静,动静一如。
③《不真空论》。论题的含义是“诸法虚假,故曰不真。虚假不真,所以是空”。此论主要针对般若学系中谈“空”时的偏颇而作。“心无”义认为,空就是指内心不要为外物所迷惑,并不是说外物不存在;“即色”义认为,物的产生来源于内心有关物的意念,所以“虽色而非色”,物其实并非物,这就是空;“本无”义则“直好无之谈”,认为“有”是从“无”产生的,从无到有,这就是空。僧肇破斥了三家的观点,认为它们都没有真正从有与无的关系上理解空的意义。说有并不是指有真实的物体存在,万物都赖因缘条件产生,本身无自性,故只是“假名”而已;说无也不是指绝对虚无,一无所有,就好象幻化变现出来的人,并非这个人不存在,只是它不是真的人罢了。所以,他认为“万物之自虚,不假虚而虚物”,并非离开具体的事物,另有一个无、一个空,然后凭借这个无、空去否定万物。而是要领悟到“立处即真”,凡有物的地方就有空,空存在于万物之中,与物相即而不相离,这才是般若学中的空义。
④《般若无知论》。此论主要针对因以般若有知,而有所取著的观点而作。除本论以外,还有《刘遗民书问》和僧肇《答刘遗民书》作为附录。本论前部分标立宗旨,后部分用问答的方式,对论旨作深入的阐发。僧肇说:“取相故名知”,知是由相引起的,有生灭的相状,才有通过“言象”得到的知。而般若所要认识的是反映事物本体、实质的“真谛”,“真谛自无相”,也就不可产生“知”。而且有所知,必然有所不知,只有无所知,才能无所不知。
⑤《涅槃无名论》。前为《表上秦主姚兴》(亦称《上秦王表》),后为本论。本论是为姚兴而作,有九折十演。九折托为“有名曰”,包括核体、徵出、搜玄、难差、责异、诘渐、讥动、穷原、考得。十演托为“无名曰”,包括开宗、位体、超境、妙存、辨差、会异、明渐、动寂、通古、考得。开宗为第一,核体为第一,“无名曰”一章与“有名曰”一章穿插排列,一问一答,铺成全论。主要是说,涅槃之道,寂寥虚旷、徵妙无相,既不可能通过言象表达,也不可能由心感知。所以,“有余涅槃”和“无余涅槃”的称谓和区别,“良是出处之异号,应物之假名耳”。近人对本论的真伪颇有争议。有的从体裁、文笔、史实和思想诸方面分析,认为此篇非僧肇之作。有的则提出相反的论据,肯定它为僧肇真作。
注疏 现存有晋惠达《肇论疏》2卷(原3卷);唐元康《肇论疏》3卷,惠澄《肇论疏》3卷;宋遵式《肇论疏科》1卷、《注肇论疏》6卷,晓月《夹科肇论序注》1卷,净源《肇论中吴集解》3卷、《肇论集解令模钞》2卷,悟初、道全集其师《梦广和尚释肇论》1卷;元文才《肇论新疏》3卷、《肇论新疏游刃》3卷;明德清《肇论略疏》6卷等。此外,据日本《东域传灯录》所载,尚有不详作者的《肇论私记》1卷,东山矩《肇论略疏》1卷,惠澄《肇论钞》1卷、《肇论文句图》1卷,云兴《肇论略出要义兼注附并序》1卷。据高丽《新编诸宗教藏总录》卷三所载,另有亡名或云睿法师撰《肇论注》1卷,元康《肇论夹科》2卷,光瑶《肇论注》3卷,好直《肇论注》3卷,净源《中吴集解科》1卷等。(陈士强)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