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百科  > 所属分类  >  佛教人物   
[0] 评论[0] 编辑

释慧远法师

目录

释慧远法师《庐山记(十八贤传)》编辑本段


法师讳慧远。姓贾。雁门楼烦人也。幼为书生。年十三。随舅令狐氏游学许洛。尤善庄老。性度弘伟。年二十一。欲渡江东就范宣子共契嘉遁。中原冠乱。南路阻塞。时沙门释道安。立寺于太行。弘赞佛法。遂往归之。初闻讲般若经。豁然大悟。乃叹曰。儒道九流皆糠秕耳。遂与弟慧持投簪落发。委命受业。心既入道。常以大法为己任。慧解夙发。神明英越。安常叹曰。使道流东国。其斯远乎。二十四。便就讲说。常有客闻讲实相义。疑难往复。弥用疑塞。师为引庄子义为比类。惑者大释。于是安之门人独听不废俗书。后随师南游至襄阳。安为朱序所拘。众皆罢去。远乃与弟子数十人适荆州。住上明寺。后欲往罗浮山。太元六年。至寻阳。爱庐阜之间旷。乃立龙泉精舍。久之沙门慧永禅师先居西林。与师有旧。欲邀同止。乃谓刺史桓伊曰。远公弘道。学者日集。贫道所栖。狭不足处。奈何。时又梦山神请曰。此山足以栖神。一夕忽有雷雨。震击诘朝。林麓大辟。唯素沙布地。兼有楩楠文梓良材。桓乃即其地更立房殿。名其殿曰神运。以在永师所居之东故。号东林。即太元十一年岁次丙戌寺成。先有阿育王文殊之像。沈于武昌水中。陶侃不能得。至是飘然轻举迎还神运殿。以修佛事。又因罽宾道人。共作佛影台。皆有神感。事具高僧传。于是谨律之侣绝尘之客。四方不期而至。彭城刘遗民。豫章雷次宗。雁门周续之。南阳宗炳张野张诠等。凡百有二十三人。与师同修净土之社。乃令刘遗民著发愿文。殷仲堪之任荆州也。入山展敬。与师松下谈易。陈郡谢灵运。负才傲物。少所推重。一见肃然心服。为凿东西二池种白莲。求入净社。师以心杂止之。范宁在豫章。师请入社。范不能从。姚兴与法师罗什皆钦风德。远输施遗。桓玄震主。不觉致敬。安帝自江陵还都。辅国何无忌劝师候觐。师称疾不行。帝遣使劳问。凡居山三十年。影迹不至尘俗。每送客以虎溪为界。晋义熙十二年岁次丙辰八月初六日顺寂。春秋八十三。初感疾。散动林下。耆德请饮豉酒米汁。皆不许。又请以蜜和水为浆。师命律师一人。披寻律文。可否卷未半而终。遗命露骸林下。既而弟子与寻阳官属。奉葬于西岭。谢灵运铭张野序。唐会昌五年乙丑寺废。大中二年戊辰复。寺之复也。僧正言乞赐旌褒。谥曰辩觉大师。升元三年。改谥正觉。兴国三年。谥圆悟大师。仍名其坟。曰凝寂之塔。有匡山集二十卷。传于世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第二十五祖婆舍斯多    下一篇 竺大力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