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念
无念(附一觉)《补续高僧传》编辑本段
无念学公。德安陈氏子。九岁出家。礼无极和尚为师。东游姑苏。见万峰蔚禅师。一喝下领旨。万峰出法衣。说偈送之。归宝林寺。道声蔼著。远近翕然宗之。宝林当四会之冲。天兵征陈友谅。寺毁缁流尽散。唯学一人守之。荒墟蔓棘。吊影数年。暨我圣祖。削平僣伪。奄有四海。偃革崇文。聿兴吾教。学有复创之志焉。于是。善信云集。向化风从。不三四年。宝林金碧掩映。如化乐天宫矣。洪武十五年。孝慈皇后。骘陟天楚藩。建大佃。集千僧于不洪山。学在焉。王见而异之。遂留氏子馆。建九峰寺居之。学具福德相。行慈悲行。人见之意消。故有不言而化者。是能倡大缘举大刹。皆一呼而应。成之之易。如掇之也。当道者。荐于朝。圣祖召见便殿命坐。应对称上意。礼遇隆渥。欲留主京刹。固辞弗受。厚赐。遣中官送还。二十九年。再遣中官。奉御制怀僧诗文一轴。松花实各一器至山。谕慰弥至。来曰。前者僧无捻。戒行精于皎月。定慧称若巍山。暂来一见去此尝怀。怀之不巳。遣人就见。特以松实供之。兼以诗劳之(云云)。又赐僧无念臼岁出家诗。学皆如韵。和之以上。上览之大悦。自是深信吾道。颇亦省刑宽法矣。永乐四年示寂。阅世八十有一。塔全身于九峰狮子岩之阳
一觉。祝发精修。尝剌个书杂华经八十一卷。善吟咏。有寒泓稿。与太子正字桂彦良游厚。一日彦良侍上文华殿。上问。尔在乡里与谁游。对曰。有僧觉性原。尝与游。有诗赠之。因诵诗。上称善。即赐和。命考工监丞徐瑛书之。寄赠一觉焉
无念受知天子。见礼亲王。极一时之盛。全以实行感动。至一觉。则以桂重也。然一觉固有所以取重于桂者。儒尊士行。僧迹德业。我圣祖。敬德慕道之心。世出世间一舍。深得丧山付嘱之意。即师号一节。在宋元时。何其纷纷也。至我朝。卷迹一扫。故历代帝王。护法尊僧。非不及则过之。唯我圣祖。为体道得中云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