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百科  > 所属分类  >  佛教人物   
[0] 评论[0] 编辑

蹒庵成禅师

目录

蹒庵成禅师《罗湖野录》编辑本段


  世姓刘。宜春人。裂儒衣冠。著僧伽梨于仰山。已而。从普融平公得出世法。宣和初。住东京净因。太尉陈良弼建大会。禅讲毕集。有善法师。贤首宗之雄者。致问诸禅曰。吾佛设教。自小乘至于圆顿。扫除空有。独证真常。然后万德庄严。方名为佛。而禅宗以一喝转凡成圣。考诸经论。似相违背。今一喝若能入五教。是为正说。若不能入五教。是为邪说。是时诸禅列坐。法真禅师一公以目眴慈受禅师深公。深复肘师。使对之。师乃召善而谓之曰。承法师所问。不足劳诸大禅师之酬。只净因小长老可解法师之惑。其五教者。如愚法小乘教。乃有义也。如大乘始教。乃空义也。如大乘终教。乃不有不空义也。所谓大乘顿教。乃即有即空义也。所谓一乘圆教。乃空而不有。有而不空义也。我此一喝。非唯能入五教。至于世间诸子百家。一切技艺。悉能相入。乃喝曰。还闻么。善曰。闻。成曰。汝既闻。则此一喝是有。是能入小乘教。又召善曰。汝今还闻么。善曰。不闻。成曰。汝既不闻。则适来一喝是无。是能入大乘始教。我初一喝。汝既道有。喝久声销。汝复道能。道无。则元初实有。道有。则即今实无。既乃不有不无。是能入终教。我有喝之时。有非是有。因无故有。无喝之时。无非是无。因有故无。即有即无。能入顿教。我此一喝不作一喝用。有无不及。情解俱忘。道有之时。纤毫不立。道无之时。横遍虚空。即此一喝入百千万亿喝。百千万亿喝入此一喝。是能入圆教。善遂稽首谢师。复召善曰。乃至一语一默.一动一静.从古至今.十方虚空.万像森罗.六趣四生.三世诸佛.一切圣贤.八万四千法门.百千三昧.无量妙义。契理契机。与天地万物一体。谓之法身。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四时八节。阴阳一致。谓之法性。是故华严经云。法性遍在一切处。有相无相.一声一色。全在一尘。中含四义。事理无边。周遍无余。参而不杂。混而不一。于此一喝中皆悉具足。犹是建化门庭。随机方便。谓之小歇场。未至宝所。殊不知吾祖师门下。以心传心。以法印法。不立文字。见性成佛。有千圣不传底向上一路在。善又问曰。如何是向下一路。成曰。汝且向下会取。善曰。如何是宝所。成曰。非汝境界。善曰。望禅师慈悲。成曰。任从沧海变。终不为君通。善于是胶其口。褫其气。愀然变容。愧怍而退。噫。成之学赡道明。左右逢原。乘机挫锐于人天众前。借使先德扶宗。亦蔑以加于此矣。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蜀僧普首座    下一篇 龙牙才禅师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