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百科  > 所属分类  >  佛教人物   
[0] 评论[0] 编辑

明州定应大师布袋和尚

目录

明州定应大师布袋和尚《定应大师布袋和尚传》编辑本段


  大师不知何许人也。五季梁时。见于明州奉化县。蹙頞皤腹。形裁腲脮。世莫知其族氏名字。常自称契此。若长汀子布袋和尚。则以人之所见称也。日夕寝食无常处。而岳林寺则其所归宿云。每以锡杖布袋自随。且有十八小儿谨逐之。然亦不知小儿何从来也。行聚落田野间。见醯醢鱼菹物。辄乞八口。余以投袋中。至阛阓处开袋。尽取撒下。谓众云。看看。复一一拈起。问人云。你道这个是甚么。如是良久。纳袋中。荷而去。常以纸包屎物示人云。这个是弥勒内院的。有时云。这个是兜率院天的。
  有僧徐行其前。师抚其背。僧回首云。作甚么。师展手云。乞我一文钱。僧云。道得则与。师放下布袋。叉手立。师一日居稠人中。僧问云。和尚在这里作甚么。师云。待个人来。僧云。我聻。师探怀。出一橘与之。其僧拟接。师缩手云。汝不是这个人。师偶立街市上。僧问云。在这里作甚么。师云。化缘。僧云。十字街头化甚么缘。师云。十字街头正好化缘。僧拟议。师荷布袋大笑而去。白鹿和尚问云。如何是布袋。师放下布袋。叉手立。问云。如何是布袋下事。师荷布袋便行。保福和尚问。如何是祖师西来的的意。师放下布袋而立。问云。只如此。更有在。师荷布袋而行。
  或新成一厕于市中。师唱于厕前曰。募缘造到。不得于此大小二事。师分卫所至。辄遮挽不得去。酒庐屠肆皆恣其饮啖不厌恶。谓能使所货倍售而获利多也。遇雨。晨起曳高齿木屐。竖股卧大桥上。是日必晴。遇晴。系草屦疾走。是日必雨。师尝以蒿草遍植田亩中。明年。官有增税课役丁夫之令。百姓逃亡。田畴至芜没。师尝饭田家。其妇怒詈其夫曰。农忙时。又何暇恤此风和尚耶。师即倾其饭桑下而去。已而饭在釜中。渭寻曰。责求忏悔。夏浴溪水中。脱衣置岸上。群童戏。敛衣走。师裸逐之。岸人聚观。窃见其阴藏。盖童真也。有陆生者。善画。肖师像于寺库院壁。师过之。唾不已。师之在闽中。
  有陈居士者。馆遇甚谨。及游两浙。与之别。居士问曰。和尚何姓。何年月日生。法腊几何。师云。你莫道我姓李。二月八日生。只这布袋与虚空齐年。居士因谓师曰。和尚此去。若有人问。只恁么对。不可堕他人是非。师答以偈曰。是非憎爱世偏多。仔细思量奈我何。宽却肚皮常忍辱。放开泆日暗消磨。若逢知己须依分。纵遇冤家也共和。要使此心无絓碍。自然证得六波罗。又问。和尚有法号否。师又答以偈曰。我有一布袋。虚空无絓碍。打开遍十方。八时观自在。又问。有行李否。答以偈曰。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睹人青眼在。问路白云头。又问。弟子愚鲁。如何得见佛性。以偈答曰。即个心心心是佛。十方世界最灵物。纵横妙用可怜生。一切不如心真实。又曰。和尚此去。须止宿寺舍。莫依族舍而住。答以偈曰。我有三宝堂。里空无色相。不高亦不低。无遮亦无障。学者体不如。求者难得样。智者解安排。千古无一匠。四门四果生。十方尽供养。居士异之。复作礼曰。愿和尚再留斋宿。以尽弟子恭敬之意。是夕。师复书一偈于居士之门曰。吾有一躯佛。世人皆不识。不塑亦不装。不雕亦不刻。无一块泥土。无一点彩色。工画画不成。贼偷偷不得。体相本自然。清净常皎洁。虽然是一躯。分身千百亿。
  至四明。与郡人蒋宗霸游。出处饮食。相往来尤密。教其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为日课。世因呼宗霸为摩诃居士。一日。与浴长汀溪中。使摩诃揩背。忽见师背有四目。焹然光粲。摩诃惊骇。作礼曰。和尚是佛也。师曰。勿说。吾与汝相聚三四载矣。可谓有大因缘。吾当去汝。汝勿忧也。遂到摩诃家。徐谓之曰。汝欲富贵乎。摩诃曰。富贵安能久远。但愿子孙久远可也。师即以布袋一只。内有无数小者。并一箱一绳。以授摩诃曰。吾以此物与汝别。乃汝后代事也。摩诃受已。不解其意。数日。师复来曰。汝

解吾意否。摩诃曰。弟子不解。师曰。盖欲令汝子孙如所遗物也。贞明三年三月三日。示寂于岳林寺庑下磐石上。师无恙时。镇亭长以师不事事。遇则每加诟辱。且夺其袋焚之。明日师荷袋。去来如旧。如此三夺三仍旧。虽亭长亦心异之。至是买棺使殓。以赎忏其过。舁者虽众。不能举。别有童氏素敬师。以棺易之。舁不加众。而轻举若羽。于是邦人设大会。建塔于封山之原。其山皆岩石。石之洼穴皆大师遗迹也。有卓锡处。有置钵处。置钵之穴。其深浅小大如其钵。而水常盈其中。虽大旱不少涸。可异也。既灭之十年。会越师遣人使蜀。回至栈道。见师识之。谓曰。四明有蒋摩诃者。幸为我寄声。使加保爱。以待相见也。时摩诃方筑庵于跘跨山十二盘之高峻处以居。畜一黄犬自卫。每米尽。则系百钱犬颈上。出东吴以籴。往来二十里。无所间。及蜀使致师命。摩诃曰。我已知之。即设斋会亲友。沐浴趺坐而逝。晋天福初。兴化军莆田县令王仁煦。遇大师于江南天兴寺。后又遇于福州官舍。出怀中圆封书戒王曰。我七日不来。则开以看。王如诚。开圆封无他语。止一偈也。偈曰。弥勒真弥勒。化身千百亿。时时示世人。世人俱不识。后书九字云。不得状吾相。此即是真。至是乃知师是弥勒佛也。
  宋熙宁三年。莆田裔孙铸尚能宝藏其真迹。明年。晋安刘继业摹其偈文。兼写大师像。刻石于宜春。而遗其九字。元丰四年。沙门宗尚得其本始。摹刻于岳林寺后。三年。温陵人吕振监明州市舶。出莆田裔孙所藏九字真本。俾住持如恂刊于偈后。恂以幻相非大师意。命去之。乃移偈于石。并九字刻之以传焉。卢释祗者。尝令此县。尤敬慕之。使人图其像。迎八县署供养。即风雨随至。祈祷殊有验。因香火至今。又有人见之东阳道中。持一履。嘱之曰。我昔误持此以来。汝今可持之以归。后开圹视之。果仅一履存焉。师所作偈颂颇多。兹姑录一二以警世。云。腾腾自在无所为。闲闲究竟出家儿。若睹目前真大道。不见纤毫也大奇。万法何殊心何异。何劳更用寻经义。心王本自绝多知。智者只明无学地。非圣非凡复若乎。不强分别圣情孤。无价心珠本圆净。凡是异相妄空呼。人能弘道道分明。无量清高称道情。携锡若登故国路。莫愁诸处不闻声。已而。有术士谓人曰。二百年后。布袋和尚所居岳林寺道场复兴。宋绍兴间。住持圆明。乃东林照觉之嗣子。福州陈居士之裔孙。既新封山塔亭。冯斯道等。又施四围山地。增广其基。忽发异光。掘之。获黄色净瓶.六环锡杖。制度奇古。观者太息。有司上其事。元符开元戊寅六月九日敕赐今谥。崇宁三年。住持昙振劝乡人董氏建阁于寺之后。乡人任氏塑师像于阁上。既而董氏以为我建阁。而置任氏像。即自装一像置其上。移任氏像于阁下。有术者曰。董氏像。止六十年运。任氏像。过六十年。运始发耳。逮绍兴间。寺经回禄。而阁与俱竟。煨烬董氏之像。时有饶道者。然一臂化缘。与沙门行中重建阁。乃迎任氏像置其上。伛指而数。术者之言果信然。嘉泰初。阁势欲压。一夕风雨骤作。雷电交至。迟明。屹然中正。而题栱间。悉缀鳞甲萍藻迹。淮海肇禅师碑其事。以诧神明扶助之功焉。逮皇元阁崩于至元十九年九月九日。大师遗像独不坏。巍然相好。出瓦砾中。几上立像。亦复能跃至于后园藂林竹间。近远士庶停业罢市。作礼观瞻感叹。十八年住山梵中遴材。嗣构五间。规模壮丽。观者伟之。复以奉安任氏所刻之像。此其迹也。若夫本者。则遍尘刹以皆存。历沙劫而不朽。正报既然。依报亦尔。微大师。吾谁与归。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第四十七祖五祖法演禅师    下一篇 第五十九祖宝藏普持禅师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