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志公禅师
宝志公禅师《八十八祖道影传赞》编辑本段
宝志公大士。初金陵东阳民。朱氏之妇。上巳日。闻儿啼鹰窠中。梯树得之。举以为子。七岁依钟山大沙门僧俭出家。至后显迹。以剪尺拂子挂杖头。负之而行。于是往来皖山剑水之下。发而徒跣。著锦袍。俗呼为志公。面方而莹彻如镜。手足皆鸟爪。经行聚落。儿童哗逐之。或微索酒。或累日不食。尝遇食鲙者。从求之。食者分啖之。而有轻薄心。志即吐水中。皆成活鱼。时时题诗。初不可解。后皆有验。齐武帝怒大士惑众。收逮狱。是日国人咸见大士游行市井。既而简较。仍在狱中。是后亦多异迹。梁武帝初年。诏大士宝志。迹拘尘垢。神游冥寂。水火不能焦濡。蛇虎不能侵惧。语其佛理。则声闻已上。谈其隐沦。则遁仙高者。岂可以俗法常情空相疑忌。自今中外。任便宣化。帝令张僧繇。画大士像。下笔辄不自定。志自以指剺面门分。披出十二面观音。妙相殊丽。竟不能画。一日与帝。临江纵望。有物溯流而上。公以杖引之而至。乃紫栴檀也。即以属供奉。雕志像。顷刻而成。神彩如生。帝每以事问。无不预言。莫能悟。及帝问国祚有留难否。公指其颈。意在侯景也。先自卜葬地于钟山。赞曰。至人潜行迹不可知 从何处来为鹰之儿 游行世间人莫能测 擘破面皮又何必说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