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山本寂禅师
曹山本寂禅师《八十八祖道影传赞》编辑本段
抚州曹山本寂禅师。莆田黄氏子。少业儒。年十九。出家登戒。寻谒洞山。山问。阇黎名甚么。师云本寂。山云。那个聻。师云。不名本寂。山深器之。自此入室。盘桓数载。山密授洞上宗旨。遂辞去。往曹溪礼祖塔。回宜黄。众请开法。师志慕六祖。遂以所住之山名曹。法席大兴。学者云萃。洞上之宗。至师为盛。师因僧问五位君臣旨诀。师曰。正位即空界。本来无物。偏位即色界。有万象形。正中偏者。背理就事。偏中正者。舍事入理。兼带者。理事混融。冥应众缘。不堕诸有。非染非净。非正非偏。故曰虚玄大道。无著真宗。从上先德。推此一位。最妙最玄。当详审辨明。君为正位。臣为偏位。臣向君是偏中正。君视臣是正中偏。君臣道合。是兼带语。师又曰。以君臣偏正言者。不欲犯中。故臣称君。不敢斥言。是也。此吾法宗要。乃作偈曰。学者先须识自宗。莫将真际杂顽空。妙明体尽知伤触。力在逢缘不借中。出语直教烧不著。潜行须与古人同。无身有事超岐路。无事无身落始终。故应机之际。语忌十成机。贵回互。此曹洞宗旨也。为青原下五世。赞曰。越格之资不存名迹 超方之眼一见便识 五位虚玄宗旨绵密 是故至今犹黑似漆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