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百科  > 所属分类  >  佛教人物   
[0] 评论[0] 编辑

杨贞复

目录

杨贞复《居士传》编辑本段


  杨贞复,名起元,号复所,广东归善人。万历初登进士第,授翰林院编修,累迁吏部侍郎。贞复早岁读书白门,遇建昌黎允儒,与之言学有省。允儒者,近溪罗氏弟子也。其后贞复官京师,近溪适至,遂受业称弟子。时执政者不悦学,近溪遂南归。贞复叹曰:“吾则老矣。今者不尽其传,异时悔可及乎?”乃移疾归依近溪以卒业焉。居闲究心宗乘。慕曹溪大鉴之风。遂结屋韶石。与诸释子往还。重刊《法宝坛经》导诸来学,为之序曰:“六祖大鉴禅师,予东粤人也。得法黄梅,宏法曹溪,是有《法宝坛经》之籍,东南人士家传人习,予随众读诵,晚腒自谓有得于其见过知非之旨。孔子曰‘巳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何?绝望至此哉?盖过不在于过,凡吾人自以为善,而帖然安之者即过也,何者?是皆识为之也,识生于习,孔子之所谓习,即佛之所谓业也。业识所现,智者过而不留,而愚夫执以为是,以至认贼作子,丧真失常。是以孔子于其门人,仅许颜子有不善,未尝不知于其交游,仅与伯玉欲寡其过而未能至其自鸣。亦仅曰‘五十学易可以无大过矣。’盖其难如此,凡吾人不见性体,即不能见过,性体一见,过状历然。不能见过而自谓见性者欺也,不至见性而自谓见过者亦欺也,见过者见性之实也,见性如人之活,见过如人知痛痒,谓活人不知痛痒无是理矣。问:‘人之活否?’曰:‘知痛痒矣。’问:‘人见性否?’曰:‘知过矣。’此孔子之旨也,亦佛之髓也。《六祖坛经》屡发之矣,于法达念法华三千部,而责其负此事业,全不知过。他日又语神会曰:‘吾常见自心过愆,不见他人是非好恶,何不自知自见?’乃问‘见与不见’,至哉!言乎菩提无树,明镜非台,直入此门,方为真实世之学人,树菩提而台明镜者,即以为贤此有为之法,有漏之因,宜其麻木不知痛痒也。此经南中无板,故重刻而序之,盖欲吾人由是经教以诣我孔圣见过自讼之域,共证本来净诸业障而巳矣。”其后有诏召还,寻卒。所著有《证学编行》,于世多推明近溪论学之旨云。(曹溪志明儒学案)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刘玉受    下一篇 顾清甫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