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弱侯
焦弱侯《居士传》编辑本段
焦弱侯,名竑,应天人也。万历十七年,举进士第一,有司欲为建坊,弱侯谢之,请移赈饥民。除修撰为东宫讲官。进讲时有鸟飞鸣而过,皇太子目之,弱侯即辍讲。皇太子改容,听之乃复讲如初。尝辨故事为养正,图以进日有启导之益,为同官所嫉,用科场事被谪出为福宁同知,再迁为南京司业。初弱侯师事耿天台罗近溪,巳而笃信李卓吾,往来论学,始终无间。居常博览群书,卒归心于佛氏天台。尝引程子斥佛语以相诘,弱侯复之曰:“伯淳斥佛大抵谓‘出离生死为利心’,夫生死者所谓生灭心也。《起信论》有真如、生灭二门,未达真如之门,则念念迁流,终无了歇,欲止其所不能矣。以出离生死为利心,是易之止其所亦利心也,苟止其所非利心,则即生灭而证真如,乃吾曹所当亟求者。从而斥之可乎?”时有唐子张者,先从近溪学,巳而来谒,初见言:“知。”弱侯曰:“如为常见,是众生法。”再见言:“无知”弱侯曰:“无知为断见,是二乘法。”子张怃然,弱侯因语之曰:“人心之妙,囊括太虚,不可以有无求,不可以取舍得,以无求之者,摄心独坐,一事不理,静中光景,了了可即。事物现前,茫无凑泊,大慧呵之为默照,邪禅是也。以有求之者,认取识神以为家宝,有可俟排,有可著乎?辄生欢悦,不知认贼为子,百劫千生辗转沦坠,楞严所谓知见立知,即无明本,元沙诃之为昭昭灵灵的禅是也。夫此本地风光无径可寻,无门可入,才有所重,便成窠臼。学者于口耳俱丧之余,言思路绝之际,瞥地一下任伊说有说无,信手拈来何所不可?若未曾实证此理,靠些知解为本命元辰,不知此知头出头没,时灭时生,生死流浪,辗转不休,于无生法忍还相契否?子既有意此道,便当真参实悟,求正人指与出路。此正人吾有一诀可以勘验,出离生死为正,流浪生死为邪,说无为法为,正说有为法为邪,无门路无阶级为正,可以知知、可以说说为邪,中心行道而外不毁法为正,驾言无碍任情恣肆为邪。子当如此辨别之,既得其人死心蹋地,务求安身立命一著,方是究竟法也。”居南京以所学倡后进,从者甚众,晚修念佛三昧。泰昌元年卒,年八十一,赠谕德,崇祯末谥“文端”(憺园集陶石篑集明儒学案)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