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百科  > 所属分类  >  佛教人物   
[0] 评论[0] 编辑

达摩祖堂集

目录

达摩《祖堂集》编辑本段


达摩第二十八祖菩提达摩和尚,南天竺国香至大王第三太子也。得般若多罗法,般若多罗乃告曰:“汝今得法,亦莫远化,待吾灭后六十七年,当往震旦大施法药。汝勿速去,当有难起,衰于日下。”达摩问曰:‘我去彼国行化,有菩萨不?”师云:“彼国获道者如稻麻竹苇,不可称计。吾灭度后六十七年,各别著人,此国留难,水中文布,自善降之。汝至彼国,南方勿住,彼国天人不见佛理,好作有缘而爱功德。汝至彼国,则出不住。听吾谶曰:

路行跨水复逢羊,[路行者,来也。跨水者,过海也。复逢羊者,洛阳也。达摩大师从南天竺国过海而来。初到广州,次普通八年丁末岁入梁国。

独自换换暗渡江。[独自者,无伴侣也。换换者,若换也。暗渡江者,梁武帝不悟大理,变容不言,师知机不契,则潜过江,向北魏也。]

日下可怜双象马,[日下者,京都也。可怜者,好。双象马者,志公傅大士也。]

两株嫩桂久昌昌。[两株者,二木也。二木是林字也。嫩桂老,少也,则是少林寺也。久昌昌者,几年面壁而出大行佛法也。]

达摩又问师:“此后更有难不?”师云:“吾灭度后一百五年而有小难,听吾谶曰:

心中虽吉外头凶,[心中者,周字也。外头凶者,周王无道灭佛法也。]
川下僧房名不中。[川下僧房者,俗号僧房为邑,川下邑为邕字也。后周文帝姓宇文,名秦邕。不中者,后周沙汰灭佛法。]
为遇毒龙生武子,[毒龙者,武帝父王也,生武子者,生武帝也。]
忽逢小鼠寂无穷。[小鼠者,庚子也,周武帝庚子崩寂。无穷者,尽灭无也。]

又问:“此后更有难不?”师云:“吾灭度后一百六年有小难,父子相连,亦当不久,作一二三五岁。当此事过,以有人见其意,吾不能明。略与谶曰:

路上忽逢深处水,[路上者,李字也。深水者,渊字也。唐高祖神尧皇帝,姓李名渊也。]
等闲见虎又逢猪。[等闲见虎者,寅也。唐高祖戊寅年登位也。又逢猪者,亥也。高祖丁亥年崩。]

小小牛儿虽有角,[小小牛儿者,高祖武德四年九月日,有前道士太史今博奕,先是黄巾党,其所习遂上表底佛法,事十有一条,大略而云:“释经是损国破家,未开益世。请胡佛邪教退还天竺。凡是沙门放归桑梓,则国家昌泰,李孔教行矣。”高祖纳奕奏书,乃下诏问诸沙门曰:“弃父母鬓发。去君臣花服,利在何间?益在何情?损益二宜,请动妙释。”时有琳法师上表得延五年。高祖崩,太宗即位,再兴佛法矣。具如别传。言半角者,正当挃触而无害即是。]

清溪龙出总须输。[清溪者,山名也。龙者,琳法师护法之龙,能令博奕竽邪见之徒总须伏也。]

又问师:“于此后有圣人出不?”师云:“林下见有一人,当得于道,亦契菩提。听吾谶曰:

震旦虽阔无别路,[震旦者,唐国也。无别路者,唯有一心之法,让大师化等如此也。]
要假侄孙脚下行。[侄孙者,今时传法弟子也。]
金鸡解衔一颗米,[金鸡者,金州也。让师是金州人也。一颗米者,意取道一,江西马祖名道一。]
供养十方罗汉僧。[让和尚付法与道一,故言供养。十方者,马和尚是汉州十方县罗汉寺出家也。]

达摩大师同学兄名佛大先,此佛大先是佛驮跋陀罗三藏之弟子。佛驮跋陀罗复有弟子名那连耶舍,于南天大化,后来此土东魏高欢邺都,与五戒优婆塞万天懿译出《梵本尊胜经》一部。万天懿问:“彼天有菩萨传教不?”那连耶舍答曰:“西天诸祖二十七师悉说此法,名般若多罗。亦有弟子,名菩提达摩。至此土后魏第八帝讳诩大和十年,至于洛阳少林寺化导,至九年示灭,经于一十五年矣。”又问:“此师后有人能继不?”三藏谶曰:

尊胜今藏古,[尊胜者,妙智也。古者,可大师。本有妙高之性,性被恼覆云,未现了,故言藏也。]
无肱亦有肱。[肱者,手也。可大师求法断臂也。]
龙来方受宝,[龙来者。初祖西来也。方受实者,二祖传法。]
捧物复嫌名。[棒

 

者,惠也。本名神光,复居达摩,嫌之改名,言为写]

又问:“此后谁当继此耶?”三藏谶曰:

初首不称名,[后周第三主已卯之岁,有一居士不说年岁,不称姓名,故言不称名。]
风狂又有声。[风狂者,三相有风病。有声者,远近皆知有病,故言有声也。]
人来不喜见,[人来不喜见患风之形状。]
白宝初平平。[白宝者,玉也。玉边作祭,璨也。三祖名璨大师。]

又问:“此师后更有人断不?”又谶曰:

起自求无碍,[有一沙弥年十四,名道信。来礼拜问:“唯愿和尚教某甲解脱法门。”故言求无碍。]
师传我没绳。[师者,三祖也。我没绳者,既无人缚汝,即是解脱。]
路上逢僧礼,[路上者,道也。礼者,信也。四祖大师名道信。]
脚下六枝分。[脚下者,门下也。四祖下横出一宗。六枝者,牛头、融禅师等六祖。]

又问:“此师后更有人继不?”三藏又谶曰:

三四全无我,[三四者,七也。五祖七岁遇道信大师。无人我出家也。]
隔水受心灯。[隔水者,五祖于新州蕲水郡得传四祖心印,故言受心灯。]
尊号过诸量,[过量者,弘字也。]
逢嗔不起憎。[不起者,忍字也。]

又问:‘此师后谁能继之?”三藏又谶曰:

捧物何曾捧,[捧者,惠字。]
言阖又不阖。[阖者,能也。六祖名能。]
唯书四句偈。[唯书四句偈者,神秀和尚呈四句偈,惠能和尚亦呈四句个,故言四句偈。]
将对瑞田人。[瑞田人者,神秀和尚东阳嘉禾县瑞田人。]

又问:“此师后明其法者能继之不?”三藏又谶曰:

心里能藏事,[能藏者,怀;则怀让也。]
说向汉江滨。[说向者,说法也。汉江滨者,马大师汉州人也。马大师求佛心印,让和尚说向道一也。]
湖波探水月,[湖波者,曹溪也。探水月者,得也。让大师于六祖身边得传心印。]
将照二三人。[二三者,六。让大师传法弟子六人。言六人者,一道一得心,二智达得眼,三常浩得眉,四神照得鼻,五坦然得耳,六严峻得舌。是为六人也。]

三藏又谶曰:

领得殷勤语,[领得者,马大师于让大师处领悟也。]
离乡日日敷。[离乡者,南方也。日日者,昌字也。敷者,演也。马大师归至洪州南昌寺敷演大教是也。]
移梁来近路,[移梁者,梁都也。近路者,洪州观察使姓路,送请大师自虔州南庚县移入洪州开元寺,故言来近路。]
余算脚天徒。[余者,我字也。从马大师二十年外,有契道者千万,遍行天下。故言脚天徒。]

三藏又谶曰:

艮地生玄旨,[艮地者,车北也。神秀和尚从五祖下,傅一枝法在北,自为立宗旨也。]
通尊媚亦尊。[通尊者,谥号大通禅师也。媚者,秀也。亦尊者,三帝所尊敬,故亦尊也。]
比肩三九族,[比后者,同学也。三九族者,十二人也。秀大师同学十二人。]
足下一有分。[从秀和尚足下各分宗旨,南北有异。]

三藏又谶曰:

灵集愧天恩,[灵者,神;集者,会也;愧者,荷也;天恩者,泽也。神会大师住洛京荷泽寺。]
生互二六人。[生互者,师资也。二六者,会大师弟子十二人也。]
法中无气味。[法中者,佛法也。会大师传佛知见甚深法也。无气味者,缘北宗秀大师弟子普寂于京盛行,通其经教;当此之时,曹溪宗旨于彼未盛行,故言无气味也。]
石上有功勋。[石上者,秀大节弟子磨却南宗碑,神秀欲为六代,何其天之不从,乃得会大师再立实录,故有功勋。]

三藏又谶曰:

本是大虫男,[印宗法师本是小乘,喻如大虫不是师子。]
回成师子谈。[回者传也,回小作大。印宗法师礼六祖便悟上乘,是成师子吼。]
官家封马岭,[封者印也,马岭者宗也。印宗曾为讲经法师也。]
同详三十三。[同详者同学也。六祖弟子祥岑等三十三人,祥禅师位于峡山。]

三藏又谶曰:

八女出人伦,[八女者,安字也,出人伦者,为国师也。]
八个绝婚姻。[八个者,安字。绝婚姻者,安徒难为绍继之。]
朽床添六脚,[朽床者,老字也。六脚者,则天中宗,腾腾坦然圆寂

 

百五十五年住世。破灶堕和尚六住嵩山,是为六脚也。]
心祖众中尊。[心祖者,姓也。安和尚颖悟为国师,故众中尊也。]

三藏又谶曰:

走戊与朝邻,[走戊者,越字。忠国师是越州人也。与朝邻者,为国师。]
鹅鸟子出身。[鹅者鹉州也。今越州是。鸟者鸣鹤县也,今诸暨县是。国师生此县也。]
二天虽有感,[二天者,肃宗、代宗二帝也。有感者,帝礼为师也。]
三化寂无尘。[三化寂无尘者,二帝与国师俱寂也。]

三藏又谶曰:

说小何曾小,[希字是也。]
言流又不流。[迁字是也。]
草若除其首,[石头无草。]
三四继门修。[传法弟子人数。准其传法人数,应云:“十七继门修”也。]

尔时那连耶舍说此谶已,告万天懿云:“今此国吾灭后二百八十年中,有大国王善敬三宝,此前诸贤悉出于世,化道群品约有千百亿,后所得法,只因一师,兴大饶益,开甘露门,能为首者当菩提达摩焉。”

尔时达摩和尚泛海东来,经于三载。梁普通八年丁末之岁九月二十一日至于广州上舶。刺史萧昂出迎,奏闻梁帝。十月一日而至上元,武帝亲驾车辇,迎请大师升殿供善。是时志公和尚监修高座寺,彼请寺主灵观曰:“汝名灵观,实灵观不?”灵观曰:“唯愿和尚指示。”志公曰:“从西天有大乘菩萨而入此国。汝若不信,听吾谶曰:

仰观两扇,[仰视者,霄也。两扇者,梁也。萧梁帝是。]
低腰捻钩。[低腰捻者,十字也;钩者,月字也。十月到也。]
九鸟射尽,[九鸟者,日也;射尽者,二十九;卜月尽。]
唯有一头。[一头者,十月初一日。总言初祖十月一日到也。]
至则不久,[在梁国十九日,便过江北。故言不久。]
要假须刀。[断仁义也。]
逢龙不住,[初祖见武帝,故言逢龙。祖师所答不称帝意,便过江,故言不住。]
过水则逃。[过江入魏。]

尔时灵观则以纸笔录于记之。

尔时武帝问:“如何是圣谛第一义?”师曰:“廓然无圣。”帝曰:“对朕者谁?”师曰:“不识。”又问:“朕自登九五已来,度人造寺,写经造像,有何功德?”师曰:“无功德。”帝曰:“何以无功德?”师曰:“此是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随形。虽有善因,非是实相。”武帝问:“如何是实功德?”师曰:“净智妙圆,体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武帝不了达摩所言,变容不言。达摩其年十月十九日,自知机不契,则潜过江北,入于魏邦。志公特至帝所问曰:“我闻西天僧至,今在何方?”梁武帝曰:“昨日逃过江向魏。”志公云:“陛下见之不见,逢之不逢。”梁武帝问曰:“此是何人?”志公对曰:“此是传佛心印观音大士。”武帝乃恨之曰:“见之不见,逢之不逢。”即发中使赵光文往彼取之。志公曰:“非但赵光文一人,阖国取亦不回。”

大师自到东京。有一僧名神光,昔在洛中久传庄老。年逾四十,得遇大师,礼事为师。从至少林寺。每问于师,师并不言说。又自难曰:“古人求法,敲骨取髓,剌血图像,布发掩泥,投崖饲虎。古尚如此,我何惜焉?”时大和十年十二月九日,为求法故,立经干[子]夜,雪乃齐腰。天明师见问曰:“汝在雪中立,有如何所求耶?”神光悲啼泣泪而言:“唯愿和尚开甘露门,广度群品。”师云:“诸佛无上菩提,远劫修行。汝以小意而求大法,终不能得。”神光闻是语已,则取利刀自断左臂,置于师前。师语神光云:“诸佛菩萨求法,不以身为身,不以命为命。汝虽断臂求法,亦可在。”遂改神光名为惠可。又问:“请和尚安心?”师曰:“将心来,与汝安心。”进日:“觅心了不可得。”师曰:“觅得岂是汝心?与汝安心竟。”达摩语惠可曰:“为汝安心竟,汝今见不?”惠可言下大悟。惠可白和尚:“今日乃知一切诸法本来空寂;今日乃知菩提不远。是故菩萨不动念而至萨般若海;不动念而登涅槃岸。”师曰“如是,如是。”惠可进曰:“和尚此法有文字记录不?”达摩曰:“我法以心传心

 

,不立文字。”

大师语诸人言:“有三人得我法。一人得我髓,一人得我骨,一人得我肉。得我髓者惠可,得我骨者道育,得我肉者尼总持。我法至六代,陵迟传法之人。”惠可进曰:“何故第六代陵迟传法之人?”达摩云:“为邪法竞兴,乱于正法。我有一领袈裟,传授与汝。”惠可白和尚:“法既以心传心,复无文字,用此袈裟何为?”大师云:“内授法印,以契证心;外传袈裟,以定宗旨。虽则袈裟不在法上,法亦不在袈裟,于中三世请佛递相授记。我今以袈裟亦表其信,令后代传法者有禀承,学道者得知宗旨。断众生疑故。”

惠可便顶礼,亲事九年,昼夜不离左右。达摩大师乃而告曰:如来以净法眼并袈裟付嘱大迦叶,如是展转乃至于我。我今付嘱汝,女听吾偈曰:

吾本来此土,传教救迷情。
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

师付法已,又告惠可曰:“吾自到此土,六度被人下药,我皆拈出。今此一度,更不拈出,吾已得人付法。”

尔时达摩领众云往禹阿千圣寺,止得三日。时有期城太守杨衍问师曰:“西国五天,师承为祖,未晓此意,其义云何?”师曰:“明佛心宗,寸无差误,行解相应,名之曰祖。”又问:“唯此一等,更有别耶?”师答曰:“须明他心,知其古今;不厌有无,亦非取故;不贤不愚,无迷无悟,若能是解,亦名为祖。”杨衍又问曰:“弟子久在恶业。不近知识,勤生恭敬,被小智慧而生缠缚,却成愚惑,不得悟道而致于此。伏愿师指示大道,通达佛心,修行用心。何名法祖?”师以偈答曰:

亦不睹恶而生嫌,
亦不观善而勤措,
亦不舍愚而近贤,
亦不抛迷而就悟。
达大道兮过量,
通佛心兮出度。
不与几圣同躔,
超然名之曰祖。

杨衍作礼:‘唯愿和尚久住世间,化导群品!”师曰:“吾则去矣,不宜久停。人多致患,常疾于我。”杨衍而问:“是何人也?愿师指示,当为知之。”师曰:“吾宁往矣,终不明焉,恐损此人。汝若要委,听吾谶曰:

江槎分玉浪,[江者流也,槎者支也。玉浪者三藏。总言流支三藏也]
管炬开金锁。[管炬者光也。开者统也,金锁者者毒药。]
五口相共行,[五口者吾字也,相共行者与吾争行佛法,生嫉法心。]
九十无彼我。[九十者九/十字也,无彼我者无彼此之我也。]

杨衍而作礼曰:“旦辞尊长,愿善保庆!”

时后魏第八主孝明帝大和十九年入涅槃,寿龄一百五十,葬在熊耳吴阪也,武帝敕昭明太子而述祭文。

灭度后三年,魏使时有宋云西岭为使,却回逢见达摩手携只履,语宋云曰:“汝国天子已崩。”宋云到魏,果王已崩。遂闻奏后魏第九主孝庄帝,及开塔唯见一只履,却取归少林寺供养。因武帝自制师碑文。代宗皇帝谥呈圆觉大师,敕空观之塔。自魏丙辰之岁迁化,迄今壬子岁,得四百一十三年矣。净修禅师赞曰:

菩提达摩,化道无为。
九年少室,六叶宗师。
示灭熊耳,只履西归。
梁天不荐,惠可传衣。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伽耶舍多    下一篇 先径山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